本报见习记者 万兵 新年首日,曲水亭街上别有一番喜庆的气氛,因为一场“万马迎新,纸韵起舞”传统剪纸文化展正在这里展出。文化展上不仅有市民常见的传统剪纸,更有365匹形态各异的大型“骏马”剪纸组合、色彩缤纷的套色剪纸以及剪纸明信片等,赚足了市民眼球。
各色剪纸让市民大饱眼福 这次剪纸文化展由曲水亭街居委会和山东财经大学Enactus团队主办。据工作人员介绍,展出的既有济南剪纸艺术家栾月英和徐健的剪纸作品,又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过门笺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于永胜及其女儿于红的作品。 “一次机缘巧合让我们接触到了于永胜老人的剪纸。”团队负责人陈慧琦告诉记者,当时满满一屋子精细的剪纸作品深深吸引了团队的成员们。为了了解剪纸、进而弘扬剪纸文化,团队进行了一个月的实地调研后,开展了这次活动。 于红在一个小桌子前现场表演起剪纸,一张红纸、一把剪刀,到了于红手里仿佛有了灵性,几分钟的工夫,一只活灵活现的“蝴蝶”就飞在了于红手上。而观看的市民更是里三层外三层,伸长脖子看得入了迷。 济南剪纸艺术家徐健则用一年时间剪成了365匹造型各异的骏马,“奔驰”在足足60米长的展览桌上,气势十足。据徐健介绍,这365匹“骏马”中没有任何两匹是一样的,而自己也想用这种独特的方式迎接马年到来。 此外,除了传统的大红色剪纸作品,一些套色剪纸也引起了不少市民的兴趣。这些套色剪纸色彩缤纷,造型也更生动形象,再加上精心的装裱,格外夺人眼球。
艺术性更强,市民竖起大拇指 “过年时也会去超市买点福字或者窗花贴上,增添年气儿。”市民徐女士说,但是这些窗花一般都是机器生产的,样子远远没有眼前的这些作品这么生动形象,比较千篇一律。老家在农村的大学生刘霞也称,自己的家乡不光会贴春联,“过门笺”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同为过门笺,显然眼前这些更具观赏性。 西湖烟雨、莒州外八景……这些景色如今都跳跃在于红的手中,留在了薄薄的纸上,让小小的“过门笺”不再只是简单的装饰物,而成了名符其实的“艺术品”。“既使用传统的元素,比如代表‘福’的‘蝙蝠’、代表‘富贵’的‘牡丹’,也要加入新的技艺。”于红表示,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一位正在观赏套色剪纸的市民表示:“平时见惯了红色的剪纸,现在见到彩的觉得特别好看,艺术性也更强。” 创新给剪纸文化注入新活力 剪纸文化展上,尽管不同的剪纸艺术家有不同的风格,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创新”这个关键词。 “搞自己特色,不模仿,不抄袭。”徐健主张剪纸文化要坚持100%原创。据徐健介绍,“有的剪纸虽然是自己剪的,但是样图很多是从网上下下来的。”徐健说,这样的剪纸丝毫没有自己的个性。 而徐健自己在创作时,特别注重“原创”。比如他剪的马,有的融入了亲情,有的体现了对爱情的忠诚,也有的把年份、汉字、图形以独特的形式融合在一起。用徐健的话说,阅读大量资料,再融入自己的想象力,这样才能加工出一个好作品。 不光如此,徐健也建议学校课堂上教授剪纸艺术时,让孩子们积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而非依照现成的图案刻出来。 于红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没有两个是一样的,”于红这样形容自己的作品,“很多都是即兴创作。”于红在现场表演剪纸时也说,比如现在去大明湖、趵突泉走一圈,根据所见的景色便可创作出一幅剪纸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