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胜利闭幕,马平昌在讲话时提出—— |
全力打造鲁西科学发展高地 |
| |
- 2014年01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一名人大代表正在认真记录。
本报记者 张晓科 摄 | | 大会闭幕,一名摄像记者在仔细观看大会录像。 本报记者 张晓科 摄 |
|
本报济宁1月12日讯(记者 马辉 汪泷) 12日下午,济宁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在声远舞台胜利闭幕。 大会补选了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委员和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选举刘绪平为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选举林树果为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表决通过了济宁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济宁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济宁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关于济宁市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预算的决议、关于济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济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济宁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表决通过了市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补充人选名单。 济宁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平昌在大会闭幕式上说,济宁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经过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几天来,各位代表提出的各项意见建议,集中反映了全市人民的共同意愿;会议通过的各项决议决定,切实代表了全市人民的根本利益;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充分展现了全市人民开创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心。 马平昌说,在错综复杂的形势面前,我们要保持定力、沉着应对、积极作为,在攻坚克难中进一步打开发展局面。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始终牢记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最根本的任务;我们要树立底线思维,努力实现“提质增效”与“提速增量”的有机结合;我们要强化机遇意识,抓住用好省委省政府建设西部经济隆起带、中央和省支持济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省部合作规划建设曲阜文化经济特区、惠普基地项目落户、部分行政区划调整这“五大战略机遇”,充分释放其支撑和牵动效应,集聚和放大发展新优势。新的一年,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争先进位,确保在发展的各个领域尽快见到明显成效。我们要以坚定的决心全面深化改革,正确、准确、协调、有序推进各项改革,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我们要以攻坚的气势加快转型调整,加快打造济宁经济升级版。我们要以更高的境界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加快建设大济宁、新济宁、美丽济宁。我们要以更强的力度突破县域经济,促进县域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持续跃升。我们要以更大的魄力建设文化强市首善之区,加快规划建设曲阜文化经济特区,向世界讲好“孔子故事”,扎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们要以更快的步伐推进城乡统筹,启动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我们要以更硬的举措保护生态环境,实施“蓝天、碧水、绿地”三大行动,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打好生态建设这场硬仗。我们要以民生保障“十大体系”为总抓手,锲而不舍提升民生保障水平,让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人们更有幸福感、归属感、自豪感。 马平昌强调,我们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完善人大工作机制,切实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经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变成全社会共同的意志,保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人大代表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代表意识、法律意识,科学履职、依法履职、廉洁履职,做到尽职尽责、不辱使命;要带头宣传大会精神,带头落实大会决定,影响和带动人民群众形成加快推进发展高地建设的强大合力。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思想上重视、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创造良好的条件。 马平昌号召,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依靠全市人民,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苦干实干、开拓进取,向着打造鲁西科学发展高地、与全省同步提前全面达小康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头条链接 锲而不舍地提升民生保障 让济宁人更有幸福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办好群众的事就是我们最大的责任。”12日上午,在济宁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式上,济宁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平昌说,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的思路,以民生保障“十大体系”为总抓手,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连着一年干,锲而不舍提升民生保障水平,让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人们更有幸福感、归属感、自豪感。 在谈到民生问题时,马平昌指出,要让居民收入有更快的增长,深入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真正把发展的成果变成老百姓手中的真金白银。要让群众生活有更好的保障,不断提高保障标准,提升统筹层次,扩大参保范围,合理兼顾各类人员的利益,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 要让孩子有更好的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布局,逐步缩小城乡、校际差距。继续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尽快实现农村小学初中学生全覆盖。要让群众有更好的医疗保健,健全城乡卫生一体化服务体系,完善“先看病后付费”配套政策,扎实推进“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活动,让群众少得病、能看病、看好病。 要让群众有更和谐安全的环境,始终做到“两手抓两手硬”,深化平安济宁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毫不放松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社会持续和谐稳定,大幅提升群众的安全指数、和谐指数。
本报记者 马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