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盛兰的“友善”让人感动
2014年02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正因为温暖、充满善意,也是因为公众内心对人与人和谐相处怀有强烈的期盼,刘盛兰老人的举动才会感动这么多人。这正是“友善”价值观的力量所在。
  “我有一碗饭,别的没有,我也给他半碗。”这是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烟台招远孤寡老人刘盛兰的朴素想法。这位老人拾荒助学近20年,这期间,他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得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却用一分一毛省下的钱资助了100多个孩子。
   一个农村老汉,不给自己留点养老钱,却不吃不喝拾荒助学;本身是需要救助的对象,却倾其所有播撒爱心。刘盛兰老人的选择,多少有些出人意料,不过,这种忘我、善良,正是他让人钦佩之处。
  所谓“仁者爱人”,从老人的举动中,能清楚地感受到他的慈爱之心、友善之心。“自己很困难的时候,就希望有人能帮帮忙,所以看到别人有困难就想尽力帮帮他们。”在他眼里,人和人之间的状态应该是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的,因此,自己帮助他人并非什么了不得的大事,而是一种自觉的、自然而然的行为。
  在当今时代,这种与人为善的理念格外让人感动。这些年来,经济社会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但不少人感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不复往昔,争抢斗狠、互相算计的多了,互帮互助、和气和睦的却少了。一方面,伴随社会转型加快,竞争压力增加,价值观更为多元,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被放大;另一方面,利己主义在许多领域蔓延,许多人仅仅强调自我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出现了种种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甚至损人利己的行为,加重了人际关系的疏离。
  没有人愿意生活在冷漠无情或是剑拔弩张的氛围之中。这些年来,有许多像刘盛兰一样慈爱善良的普通人不断涌现,极大地改善了社会风气,但一些负面事件也消磨着公众的温情。无论是小女孩遭车碾轧但却无人伸手相助,还是车辆出事故后众人一拥而上哄抢物品,这类冷漠甚至是落井下石的举动,极大地伤害了世道人心,无形中也加深了人与人的隔阂。
  正因为温暖、充满善意,刘盛兰老人的举动才会感动这么多人。可以说,善举引发如此大的共鸣,既是因为崇高的道德具有巨大的感召力,也是因为公众内心对人与人和谐相处怀有强烈的期盼。这正是“友善”价值观的力量所在。在这方面,刘盛兰老人堪称榜样,我们应当从老人的行动中汲取营养,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培育友善的道德意识,学会宽容、关爱,在传播善意的同时收获温情,同时也促进社会和谐的实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