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过年,奔忙的原因是什么
2014年02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徐宏力
  对于中国春运大潮,西方人很难理解,一张贺卡不就行了吗?何必千里迢迢跑来跑去?回家过年没人号召,奔忙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在《论语》中,孔子说:“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意思是说,原来的礼乐是村民的,后来的礼乐是君子的,如果必须用,我愿意选原来的。礼乐文化是儒家基石,孔学不是村学,他为什么重乡民而轻君子呢?周朝末年,上流社会华而不实,掏空了礼乐的仁心,使其变成了繁复的仪式,孔子对此丧失了信心,试图归真返璞,正所谓“礼失求诸于野”,根本大法存于民间,要奉祖制、重古风,退入醇厚就是进步。孔子当年所反对的君子之礼就像现在的都市婚庆一样,婚礼变成了婚利,“礼多人不怪”,为了面子,钱码越来越高,工薪族不堪重负,这便乱了章法,成为恶俗。
  对于中国春运大潮,西方人很难理解,一张贺卡不就行了吗?何必千里迢迢跑来跑去?回家过年没人号召,奔忙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动物就有血亲意识,孝有自然根基,这在中国文化中保留得最为充分了,从孝而生的仁就是文化本能。不过个团圆年是一家人一年的遗憾,“常回家看看”从入歌到入法也就是一二十年的事,外国人不理解这种现象是因为文化上不相通。国人孝道心结不散,家文化是命定的核心。生活中的典型就是文本中的经典。“感动中国”人物谢延信原名刘延信,1973年与同村姑娘谢兰娥喜结良缘,第二年妻子病重,叮嘱丈夫好好照顾自己的爹妈和智障弟弟,然后恋恋不舍、忧心忡忡地撒手人寰。此后,延信几十年如一日,艰辛地守护着对妻子的承诺,为了坚定这一信念,他改为岳父家姓。谢延信的观念是大众版本的《论语》精神,谢延信的行为是百姓形态的“圣贤气象”。中国文化有民根,爱国是从爱家乡开始的,仁道是从孝道开始的,这才有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旺盛生命。
  我在讲《论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一段时,有的学员私下里调侃:孔子这么讲究,还挺腐败的。你怎么看待这种评价?圣人也是人,圣人欲反映民间生活态度,中国是农耕社会,饮食文化非常发达,老百姓的粗茶淡饭也有独特的精细做法,如今许多民间小吃入了大餐。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论语》中“道不远人”之说表达的就是民间守常之法。“经”有经典的意思,也有经常的意思。“百姓日用而不知”,他们不晓得这就是学问的根,学者也不重视,忽略了根的学问。有人将学术文化称为“大传统”,将民间文化称为“小传统”,我觉得应该反过来,“小传统”在书斋厅堂,“大传统”在茅屋草堂。儒学起源于私学,汉代以后才成为官学,后来又进入民间学术,始终没离开日常生活的行动逻辑。把老百姓的实话说透、说到骨头里,就是真国学,嘴皮子国学唬人不养人。
  受到“五四”、“文革”等正反面批判之后,国学萎缩为极衰之学,里外不是人,左右没有理,前后不见亮。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姥姥不亲舅舅不爱。尽管如此,国人的文化习惯并没因为学术冷热而大起大落,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相对稳定,“集体无意识”惯性强劲,民间文化大势并没动摇。学脉波动,民意平缓。我们如何看待这种双重性?人们的意识深处积淀着厚重的基本人性,文化底色未变。在汶川抗震救灾中所表现出来的同情心,在北京奥运会中所展示出来的爱国心,都证明了中国精神的稳固,并没因为社会的功利化而消解神圣感。只要中国人还活着,国学就在。
  最近几年,国学升温,出现了许多书院、精舍、讲堂、会讲、读经的民间组织。于丹走红被好一阵议论,褒贬不一,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她讲的《论语》?“心灵鸡汤”可能带有讥讽意思,但是总比鸡蛋汤更有营养。鸡比鸡蛋大一辈儿,是鸡蛋的妈。能把古代思想讲进大众耳朵,不是哪个人都能做到的,也不是哪个时期的大众都能接受的。百姓呼唤国学出山,电视文化人成为知名品牌,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好事,重要的不是有人讲,而是有人听,回归的动力不在学界,而在民间,这标志着国民“文化自觉”意识活跃了起来,当年《丑陋的中国人》也火过一阵子,这总比那高个层次吧。
  李零教授有一种比较刺激的看法,认为文化热不是爱中国,而是害中国,特别反对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认为那是病态把戏。他的极端是不是有些道理?甚至可能并非极端。“国学热”本来就不正常,一冷一热抽羊角风,过热尤其不好,容易烧糊涂了,口吐白沫,人就危险了。文化常温最有利,常温才自然,自然才健康,健康才幸福。当下需要缓慢地冷处理,让鼓噪安静下来,小心修复受到损害的文化细胞,调理得阴平阳和,这才是正道的文化回归。
  台湾大学的傅佩荣先生认为如果发生了“国学热”,应该有三个阶段,一是引起公众的兴趣,可以热闹一些;二是重回经典,应该沉寂一些;三是从经典到经验,学以致用,尽量深入一些。台湾进入现代社会并没以否定传统为代价,用他们的话说是“青年的身体,深邃的灵魂”。国学在岛上从没过热,也没过冷,像日月轮转一样悄无声息,自然而然地传承发展着。民间国学经过新生活的过滤,在移风易俗中渐变,逐步摆脱陈腐内容,使永恒要素找到了现代表达方式。我的班上有位曲阜的学生,他说在家乡感受不到特别的儒学气氛,孔子成了旅游卖点,小贩坑人一点儿也不手软。台湾并不是传统文化重地,却把国学保全得更好,而且并没妨碍西学的积极引进,何以如此平衡?值得深思。
  (本文作者为青岛大学教授,从事美学与国学研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