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旬“赤脚医生”上山采药治病
2014年02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李玉堂在给村民讲授健康知识。
  李玉堂在给村民治病。
   本报记者 樊伟宏 通讯员 张先明
  手拿小铁镐,背着竹编筐,不时拨开路上的杂草丛,翻找山边岩石堆中的草药……今年56岁的乡村医生李玉堂在淄川周边的山头田间穿行着,为患者采药治病。自1978年从医到现在,他已经做了35年的赤脚医生,救治了无数患者,还自筹26万元为村子修建了防水坝。
从医三十多年,深受乡亲喜欢
  李玉堂是淄川淄河人,1978年高中毕业后,他来到当地保健站帮忙。据他回忆,当时因为山区条件差,缺医少药,村里用的药多是村民自己种植的,而他每天就负责跟着老医生们上山种药、采药、加工药剂,然后给患者使用。也正因如此,让他在药材辨识上有了一定功底。
  之后,李玉堂应征入伍,在部队当上了卫生员。也是在那时,李玉堂系统的学习了中西医、针灸、外伤处理等。1982年复员回到家乡后,李玉堂来到亭子崖村卫生室工作,成为了附近有名的乡村医生,而这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乡村医生的工作是忙碌的,条件也不好,干了这么多年虽然很累,但很受乡亲们爱戴,再累也有干劲。”李玉堂介绍,1993年夏天,他骑着新买的摩托车去附近的双井村给患者看病,因为隔着一个山头,李玉堂就把车子停到了山脚下。看完病后天突降大雨,李玉堂心里一沉,心想摩托车肯定得淋坏了。雨停后他发现竟然有人用塑料布把车盖了起来,旁边还放着一担被淋湿的农家肥。几番打听后,李玉堂才知道是乡亲李玉政做的。他曾经给李玉政看过病,当他上门道谢时,李玉政告诉他,肥淋湿了可以再晒,但是车子淋坏了会耽误李玉堂给村民治病,这些话李玉堂一直记在心中。
全年不休息,除夕一晚接诊4次
  作为一名乡村医生,是没有假期之说的,几十年来,李玉堂没有看过一次完整的春晚,也很少出门离开卫生室。“必须每天守着,随叫随到,今年除夕一晚上就接了3次诊,还出了一次诊,每天都很忙碌。”李玉堂说。
  除了给乡亲们看病,李玉堂还有一件心事,在他的家乡亭子崖村村西有一条河,由于年久失修,堵塞了河道,每到汛期河水都会漫溢冲垮道路。但村里无钱治理,这条河变成了臭气熏天、蚊蝇横飞的垃圾场。李玉堂看到这种情况非常着急。2005年,他萌发了治理河道的念头。经过粗略估算,大概需要20万元钱,然而因为没有拨款,要修只能自己掏钱。
  担心环境恶化会对村民健康带来危害,李玉堂在得到村里的支持后,2005年,他拿出自己行医20多年的所有积蓄,又以个人名义向银行贷款10多万元,共花费26万元为村里建成了总蓄水量达2000立方米的6个小塘坝。
盼乡村医生有更好的生活保障
  “乡村医生是医疗卫生行业的最基层,随着国家的不断关注和扶持,待遇已经越来越好了。”李玉堂说。“只是现在愿意干乡村医生的人还不多,因为缺少相应的保障,一些乡村医生退休后常会遇到老无所养的情况。新的一年,希望乡村医生能够在生活上得到更好的保障。同时,也希望基本药物制度能够对乡医有所放宽,乡医们一般各有所长,希望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为患者服务。”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