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章社会实践”岂能只怪学生
2014年02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张颂华        

  据齐鲁晚报12日C04版报道,寒假社会实践只为盖个章,不少学生坦言,参加社会实践就是为了应付作业。
  每年寒假、暑假两长假来临,学校都会把社会实践当作假期重要作业安排给学生。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好处显而易见,学生由于年龄和社会接触范围小等原因,虽然书面知识学到不少,但对社会知识的了解太少。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学生能提高社会知识和适应能力,长大后能尽快融入社会。但现在是学生社会实践好处虽多,问题也不少。作为一名学生家长,笔者对此是深有体会。
  笔者的孩子正上小学,是社会实践刚开始的阶段。今年,学校老师安排了实践课,我费了好大劲却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在本小区内参加个活动总该行吧,可本小区内却不支持。小区物管人员称,孩子太小,家长每天都上班不能监护,一旦安全上出了问题,小区也担不起责任。
  如今学生和家长对社会实践疲于应付,主要是因为当下缺乏让学生能积极参与实践的大环境。笔者认为,想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各方面的通力配合。一方面学校应积极联系场地,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为学生找到适合的实践区域,不能只布置下社会实践作业就什么都不管了。和他人协作的能力也是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需要锻炼的重要方面,如果学校老师为学生组织好小的团队,再以团队的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效果应该会更好。
  营造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大环境,需要社会的广泛支持。一些单位在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可以主动提供一些学生实践地。当然,这需要单位承担一定的风险,但通过合理安排监护人员、签订协议或入保险等措施,应该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学校可以提前和一些单位建立固定联系、建立社会实践基地,这样就比到了假期、布置作业时再临时抱佛脚好得多。
  再者,校方对学生社会实践效果的考察,不应唯盖章是从。可以让学生撰写社会实践报告,把活动细节都写出来,相关社区、单位工作人员写上效果评价等。只要实践过程和质量过硬,即使盖不上章,也不能一下就认定学生没参加实践。这样才能逐渐改变学生思想中对社会实践的应付性、最终提高实践能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