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记者回家过年看城乡变化的喜忧
2014年02月13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毛旭松
依稀还留着得知放假前的兴奋劲,春节假期就弹指而过。短暂的假期让人还没好好品尝过年的滋味,还没有跟父母唠完家常,就要告别亲朋,重新进入工作的节奏。本报的记者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是一群有年轻朝气的“80后”、“90后”,春节假期回家过年也没忘了动动笔杆子,记录家乡的变化。
如果您留意最近几天“记者回家过年”栏目,相信您也能从记者的笔端感受到城乡的变化。大约从大学开始,他们回乡的次数逐渐减少,守在父母身旁的日子同样如此,如一文中所说:“一年365天,有360天不在家”。倘若整天生活在同一地方,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可能感觉不到日新月异的变化。但作为游子,一年才回一次家,那家乡的变化可谓之大。
我们的记者不少来自农村,且看记者眼中的家乡,农民们的出行车辆也由两轮升级为四轮,连上了互联网,配备了电脑,农民也变宅了,干净整洁的家一点也不输城市家庭。从他们的描述中,我们能看到农村可喜的变化,现代化农村愈来愈向城市转变了。
在为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感到高兴的同时,也略有担忧。当乡村与城市渐行渐近,那么传统意义上的农村逐渐消失。尤其是当拆迁之后,当村民上了楼,以往邻里间的关系也不如了以往,婚丧嫁娶相互帮忙的情况也寡淡了许多。以烟台为例,黄务、幸福片区虽然还是保留着村的名号,各村有居委会也有村委会,但村民间的联系明显不如往日了。
诚如社会学者费孝通当年所说,“中国都市的发达似乎并没有促进乡村的繁荣。相反的,都市的兴起和乡村衰落在近百年来像是一件事的两面。”乡村的转型往往便在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中不知不觉地完成,农民过上了盼望着的城市人生活,但却无法跟城市人真正划上等号。
如果说经济的发展让农民腰包鼓了起来,那么如今更要紧的是努力建设农村文化阵地,在建设过程中改变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这才是新农村建设最核心的意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