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文区委书记李辉:
将奎文打造成现代化商务中心
2014年02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张浩 
  2014年,对奎文来说是关键的一年。这不仅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同时也是实现“五年再造一个新奎文”奋斗目标的攻坚之年。2月11日,奎文区委书记李辉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新的一年里,要继续坚持“一二六五五”工作思路,全力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将奎文打造成为现代化商务中心区。
  齐鲁晚报:稳中求进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今年工作总基调,奎文是如何理解和把握这个基调的呢? 

  李辉:所谓“稳”,就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巩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所谓“进”,就是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创业态度,全面推进重点工作进位争先。其中,“稳”是基础,是为了“进”得更安全、更富有成果;“进”是目的,是为了“稳”得更扎实、更加持久。但“稳”不是谨小慎微、等待观望,更不是变“换挡”为“刹车”、变“作为”为“无为”,而是要在稳字当头、避免经济大起大落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发展大势,科学确定思路目标,能进则进、能快则快、能争则争,创造性地推动工作落实。

  齐鲁晚报: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奎文是如何根据形势变化,调整完善工作思路的呢? 

  李辉:我们根据形势任务变化,及时对工作目标、工作基调、工作重点进行必要的调整完善,保持思路的前瞻性和连续性,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做到一张蓝图干到底、一以贯之抓到底。继续坚持“一二六五五”大的思路不动摇,紧紧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化商务中心区“一个目标”,突出城市经济、社会治理“两大重点”,把握提升市区战略机遇,以商务楼宇为主要载体,大力发展金融保险、高端商贸、现代商务、文化旅游、科技信息、城市工业“六大产业”,狠抓重大项目突破、楼宇总部繁荣、改革稳步深化、城市品质提升、民本民生改善“五个关键”,加大科学投入、加快结构调整、完善要素支撑、坚持群众路线、加强党的建设“五项保障”,提高中心城区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齐鲁晚报:每一个地区都有优势和劣势,奎文区和兄弟县市区相比,会存在一些怎样的差距呢? 

  李辉:从奎文区情和兄弟县市区情况看,我们的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社会治理压力比较大,转型发展形势严峻、问题不少、时间紧迫。
  济南历下区、青岛市南区2013年分别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1亿元、117亿元,分别是我区的3.7倍、4.2倍,我们科技信息、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占比偏低,尤其缺少“国字号”重点项目,面对白热化的区域竞争压力,稍有松懈就会不进则退。

  齐鲁晚报:奎文区的优势又在哪里? 
  李辉:市委、市政府提升市区、突破滨海等战略逐步深化,行政区和功能区发展定位更加明确,企业退城进园、城中村改造、金融创新、总部经济等优惠政策进一步调整完善,这都为我们带来了重大政策利好。 
  再者,奎文有着其他县市区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接受市级政策辐射和工作支持最便利。我们拥有相对雄厚的产业优势,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业已形成,楼宇经济贡献率显著提升,十大片区引领作用日益凸显,万达广场、阳光100、深圳茂业等龙头项目带来持续稳定的税源,抗风险能力和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为后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齐鲁晚报:奎文区历来重视对骨干园区的上档升级,2014年,辖区内的骨干园区发展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李辉:把省级开发区、省级产业园区作为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载体,统筹谋划奎文经济开发区、奎文(滨海)特色产业园、潍坊汽车服务产业园、泰华城商务园区的发展。努力将奎文经济开发区打造成为现代化南部生态新城,将奎文(滨海)特色产业园打造成为百亿级新兴工业创新基地,将潍坊汽车服务产业园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现代汽车服务业龙头示范基地,将泰华城商务园区打造成为引领全市高端时尚消费潮流的核心商圈。要加大金宝文化产业园扶持力度,整合优势资源,完善服务功能,努力争创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 

  齐鲁晚报:市民的幸福度是城市发展最直观的衡量标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兼修内在“气度”呢? 

  李辉:我们要以全面提高中心城区首位度为目标,以提升服务功能为重点,加快建设产业兴旺、政通人和、安居乐业幸福城区。要营造优美城市环境。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升中国人居环境奖、环保模范城、卫生城、园林城、优秀旅游城市等品牌影响力,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完善公建配套,提升功能品质,塑造人文精神,让市民文明素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建设令本地人自豪、令外地人向往的美丽奎文。 
  同时,要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言必信、行必果,坚决兑现优化发展环境的各项政策措施,严惩恶性竞争、逃废债务、扰乱秩序等不良行为,让各类市场主体在公平竞争中焕发生机活力,切实提高党委、政府的公信力。要坚决克服行政执法中的特权思想和粗暴行为,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善待投资者、尊重纳税人、厚爱企业家,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