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埕口盐场建设者在搞测绘。
民工用畜力压地底。
埕口盐场的劳动者。
下泊头农场喷洒农药和灭蝗用的安—2型飞机。
下泊头农场当年的设备已经锈迹斑斑。
当年农场使用过的五零拖拉机。
发电厂大楼。
如今的北海新区,高楼林立,一派现代城市风貌。 侯贺良 摄
本报通讯员 王树成 张秀华 本报记者 谭正正
埕口盐场演绎着
发达的工业文明
北海新区盐业历史悠久,自古流传着“旱了有盐,涝了有船,不旱不涝种良田”的谚语。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期),北海新区为齐国辖区,据《管子》载:“暮春之初,北海(即渤海)之民即煮海为盐。”沿海居民受齐大兴盐利国策的吸引,设灶渐多,产盐日盛。到唐宋,历史上均有大型盐场的记载,盐税一度成为历代政府最主要的财政收入。宋代的永利盐场等大型盐场在当时已经相当出名。
1958年7月,山东省工业厅决定在马山子镇规划建设大型盐场——埕口盐场。位于潮河以南,老郝家沟以北,设计场区总面积120.5平方公里,原盐生产能力110万吨,分南北两个工区。1959年10月,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正式批准埕口盐场建设项目,属国有大型制盐化工企业。至2000年,埕口盐场共有盐田面积144. 8万公亩,生产面积104.3万公亩,原盐生产能力80万吨。
下泊头大型农场
采用机械化作业
在北海新区当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下泊头农场不在下泊头,埕口盐场不在埕口"。当年的埕口盐场和下泊头农场均属于省级国营企业,埕口盐场属于省工业厅,下泊头农场属于省农业厅。当年农场和盐场的工作人员手里的“铁饭碗”让人无限羡慕。
上世纪五十年代,为响应国家号召,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全国各地开始兴建大型农场,下泊头农场是当时惠民地区最大的农场之一。下泊头农场厂部开始设在无棣县常家乡杨家庄子,所以有“下泊头农场不在下泊头”的说法。农场采用机械化作业,用飞机喷洒农药、灭蝗,有五零拖拉机和“东方红”拖拉机十几部,因采用了先进的作业技术,最好的年景高粱、玉米的产量达十几万吨,一度创新高。
飞机场占地40亩
用飞机喷洒农药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当别处的人们只能在几百米的高空仰望飞机时,北海的人们已经可以与飞机零距离亲密接触。
当年的飞机场遗址位于今天的蔡家工业园区南部,当年由省农业厅修建,用以配合当时的下泊头农场灭蝗喷施药肥等工作。后来农场停产,飞机场主要负责灭蝗任务,由无棣质保站管理。
飞机场占地大约40亩,呈弧形,东北—西南走向,这样飞机可以借助风力起飞。飞机场的建设比较简单,就是将地面压平,然后铺上石子。当年一架架安—2型飞机不时在马山子的飞机场降落、起飞,在空中喷洒下白色的药粉,场景非常壮观。
泊河大街非常繁华
红砖瓦房住满知青
在今天的湿地公园附近,曾经有一条著名的泊河大街,长约3公里,大街建筑为红砖瓦房,当地百姓称之为“红房子”。在泊河大街居住的主要是当年埕口盐场、下泊头农场以及发电厂的干部职工和下乡知青,有几千人。
当年的泊河大街每天都是一派繁华景象。当早晨第一缕阳光照射在泊河大街那粉红色墙壁上时,嘹亮的《东方红》开始响起,身穿绿军装的知青们在乐曲声中开始一天的工作。一辆辆绿色“解放”牌汽车满载着工人奔赴埕口盐场和下泊头农场。傍晚,工作了一天的人们又回到泊河大街,人们聚在一起开会学习或表演文艺节目。
发电厂大楼
曾是北海标志性建筑
在北海大道向南2公里处,有一座造型奇特的楼房,有点像欧州的教堂,从远处看又酷似一个肩膀不一样高的巨人。这就是北海新区建造的最早的楼房,也是当时无棣县建造最早的楼,始建于1959年,是由日本人板井设计并监督施工的。这座楼房曾一度成为北部沿海地区的标志性建筑。
这座楼房初始的用途是发电厂,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需求,先后几次改名:发电厂——马山子社中——发电厂——炼油厂——苇板厂——渔粉厂。这座奇特的楼房引进了日本最先进的楼房建设技术。
据高家庄子村马炳新老人介绍,在1958年左右,北海新区盛产的鱼虾蟹等海产品通过海运销往日本,换取日本的物件、技术等。同时,他也见证了1958年以来北海新区的经济发展史。
半个世纪前,在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这片土地上,曾经承载过一段繁华的岁月:现代化的工厂在这里建立,学生们在高大的教学楼里上课,宽阔的飞机场上经常有飞机降落,一条繁华的泊河大街住满了城里来的知青……当时这里是鲁北甚至是中国北方最为繁华的城市之一。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