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农民在全省首拿集体土地使用证
宅基地抵押贷款半个月搞定
2014年02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拿到“红本本”的村民不仅关注房子的面积,更关注那些以房生钱的好消息。   本报记者 孟敏 摄
     做生意的寿光农民刘继永如今领到了宅基地确权的“红本本”,成为全省首批拿到集体土地使用证的农民。拿到证后,他迫不及待地去银行申请了15万元贷款,手续比原来简便了许多。
  刘继永所在的寿光市是我省土地确权工作中首家通过国家级验收的县级市。今年,我省要求半数以上农村都必须完成土地确权登记颁证。

  本报记者 孟敏      

确权
寿光已发22.1万 宅基地“红本本”
  刘继永是寿光市台头镇刘家河头村村民,年近四十的他做了10年的防水材料生意,每年能赚二三十万元,资金流动也较大。土地确权政策给他带来了福音。日前,他拿到了将近240平方米的宅基地使用权证,并拿证从银行贷了15万元。
  这项政策红利是从2013年2月开始的,当时银监会就农村金融服务工作发文称,支持在法律关系明确地区探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农房等抵(质)押贷款业务。重庆、广东、山东等多地均在探索农地农房的贷款抵押。鼓励各地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以及宅基地地上房屋所有权的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抵押贷款试点。
  “寿光将该工作全额纳入市级财政预算。”寿光市国土资源局党委副书记王秀芬说,国土资源局又报请市里同意,从每本土地证书的20元工本费中返还5元,弥补各国土所(分局)因人员不足临时雇工和耗材的开支。
  截至2013年,寿光集体土地所有权全部确权到位,发放证书3892本,颁发宅基地证书22.1万本,集体建设用地完成调查测量56.3平方公里,调查宗地4314宗,对符合发证条件的166宗进行了发证,发证率均达到100%。

防伪
二维码让人 一眼辨真伪
  “一直想扩大生意规模,就是资金缺口比较大。”刘继永说,现在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额度还比较低,希望自己再积攒两年,等贷款额度放大时,再寻找机会。
  农民的这些致富算盘,和确权工作的工作人员也交流过。为提高土地登记水平,从源头上杜绝土地证书造假行为,自2013年5月21日起,寿光市国土资源局开始在土地证书上加贴带有二维码查询功能的防伪标识,并将二维码查询功能与该局电子政务系统进行挂接互通。
  记者看到,这种带有二维码查询功能的防伪标识由二维码区域和防伪区域两部分组成,使用具有二维码扫描功能的手机等设备一扫,便可以查询到土地证书对应的有关登记信息。
  寿光市国土资源局地籍科科长孟祥明说,借鉴人民币防伪模式,在二维码基础上增加浮雕防伪版纹、荧光隐形图案和二维码序列号来提高证书防伪能力。
  在办理土地登记业务时,工作人员扫描二维码,土地登记系统自动查找并显示数据库中与之对应的该宗地的登记档案信息、当前登记状态等。随后系统自动提取该宗地登记信息,并将登记信息挂接到相关业务表格,无需手动输入,便可依据提取的信息直接办理土地登记业务。
  “我们在全省乃至全国首家实现土地证书防伪,并将二维码与土地登记系统实现互通。”寿光市国土资源局局长王春海说。

简便
贷款过去需两月 现在不到半月
  刘继永注意到农村宅基地抵押贷款,是受同村村民的影响。村里700多户村民,百十户村民都尝试过抵押贷款。“当时除了宅基地使用权抵押之外,还抵押了一辆运货车。”刘继永说,之前用宅基地抵押贷款需要近俩月,现在有了“红本本”不到半个月就可以办下贷款。没有“红本本”前,贷款手续很繁琐,尤其是对农户住房的考察,现在拿着证就能去办贷款,一目了然,方便了农民。
  据刘继永介绍,之前办理抵押贷款业务流程较为繁琐。先是由村委会牵头,推荐比较优质的农户,并对农户住房、个人信誉等进行基本考察;再由镇经管站通过丈量面积进行评估,如果是农户住房,则要对其使用年限、建筑材料和结构等进行评估,办理宅基地证明和抵押登记;银行凭各种证明和抵押登记证等评估审核,进而授信并发放贷款。
  2012年国务院通过《广东省建设珠江三角洲金融改革创新综合实验区总体方案》,明确“在国家明确试点范围、条件及抵押登记、期限和抵押权实现等具体政策的基础上,研究推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开启了宅基地抵押的尝试之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