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都去哪了
2014年02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吕富苓

  去秋,当我决心要昂首挺胸走向未来的时候,时间几乎全给了《齐鲁晚报》。
  每天中午收到报纸,我一般会先看A版、C版和国内外新闻,关注东海和南海的局势;浏览时把重要的抽出来。“凡人歌”栏目,“读者”版我要细看,那些卖菜的,开店的、送报的劳动者,他们用坚持和努力编织着生活;刘盛兰、邵逸夫的善举,使我感受着人生的价值。这些活生生的就在身边的事例,劝诫着我,督促着我。赋闲的我能为社会做点什么呢?
  有时会做做剪报。“青未了”“行走烟台”和“读者”放在枕边,睡前醒来,就看报。怎奈眼睛不济,看一会儿,琢磨半天。它是我的伴侣,是我的老师,为我驱赶着思念。
  后来,我开始试着投稿,编辑竟刊出了我的拙文,我的小文能有人阅读,我的观点能有人分享,我或许也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回味。有人再夸我几句,我更来劲了,又有了生活的动力。我感到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轻风那么和暖。我更努力地学电脑,稿件反复修改,我恨思维的迟钝,语言的乏味,只有用心来弥补。出去散步,我会喋喋不休地向人讲报上的新闻。我很忙,我把时间都给了《齐鲁晚报》,《齐鲁晚报》也充实着我的生活,锻炼着我的写作能力。
  通过报纸,我认识了许多写作的朋友。编辑毛旭松几乎每天写一篇评论,要选题,要撰稿,要选稿。重阳节那天的《行走烟台》,《重阳佳节菊花香》《宋词中的重阳节》《九九重阳去踏》《我知道的重阳节来历》,这四篇散文的配发太科学了。扈刚在烟台租房住,打工,生活条件差,仍抽空写作。他的语言诙谐、口语化,行文充满生活气息,像当面聊天,我真敬慕!鲁从娟有上学的孩子,有工作,也是抽空写作。她勤奋多产,常见佳作。毛贤君、安家正、张功基……他们博文广识,旁引博证,一时不见他们的文章,都会有些想念。一张报纸,一个舞台,你唱罢了我登场,虽不相识却相知,互相激励,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我把时间几乎都给了《齐鲁晚报》,《齐鲁晚报》也充实了我,给了我生活的力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