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中国艺术节菏泽市总结表彰会议举行,孙爱军提出:
“繁荣艺术创作,要做到雅俗共赏”
2014年02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定陶县两夹弦保护中心选送的小戏曲《爱心家园》剧照。(资料图)
     本报菏泽2月17日讯(记者 李德领)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菏泽硕果累累,共获得奖项30余项,“文华奖”、“群星奖”均实现历史性突破。17日,第十届中国艺术节菏泽市总结表彰会议举行,对10个先进集体、35名先进个人等进行表彰。菏泽市长孙爱军提出,“十艺节”虽然精彩落幕,但繁荣文化事业、提升城市形象没有空期,还要大力繁荣艺术创作。
  据悉,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于2013年10月11日至10月26日在山东举办,菏泽作为分会场,承担了办赛和参赛的双重任务。办赛方面,2013年6月2日,在菏泽大剧院举办了中国民族器乐民间乐种组合展演颁奖音乐会和中国民族器乐民间乐种研讨会,这也是建国以来,菏泽承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全国性艺术赛事。此外,还先后承办了加拿大爵士乐大师亚尼克·瑞约四重奏、阿根廷塞巴斯蒂安魔术表演,让市民在家门口欣赏到国外高水平的演出;参赛方面,一剧目荣获第十四届“文华奖”优秀剧目奖和三个单项奖,两节目荣获“群星奖”,菏泽被省评为十艺节优秀演区和优秀组织奖。
  据孙爱军介绍,菏泽以“十艺节”为契机,通过组织艺术创作、参加艺术赛事、承办艺术活动,发现、培养、锻炼了一批中青年优秀艺术人才。如祝凤晨、刘翠芳、李健等,曲艺名家刘瑞莲、王合义先后获得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和“河南马街书会书状元奖”。
  “‘十艺节’虽然精彩落幕,但繁荣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强市、提升城市形象没有空期。”孙爱军说,还要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做好传统优秀文化的保护、挖掘工作,同时要大力繁荣艺术创作,文艺创作要坚持雅俗共赏,既要“阳春白雪”,又要坚持走大众化的道路,多组织切近群众生活、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
  在着力保护、挖掘、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方面,要围绕“一都四乡”文化品牌,深入发掘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地域特色文化,不断提升菏泽文化软实力。
“十艺节”,菏泽斩获30余奖项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已经落幕,菏泽在“十艺节”上硕果累累,共获得奖项30余项,“文华奖”、“群星奖”均实现历史性突破。一剧目荣获第十四届“文华奖”优秀剧目奖和三个单项奖,两节目荣获“群星奖”,菏泽市人民政府被评为“组织工作奖。”
  由菏泽市地方戏曲传承研究院选送的山东梆子《古城女人》荣获第十四届“文华奖”优秀剧目奖和编剧、导演、舞美3个单项奖,国家一级演员祝凤晨凭借《古城女人》中陶贞兰的精彩表演获得“十艺节”优秀表演奖,该剧是本届艺术节获单项奖励最多的剧目之一。
  巨野县文化馆选送的鲁西南鼓吹乐《唱大戏》,定陶县两夹弦保护中心选送的小戏曲《爱心家园》两件作品均摘得“群星奖”,弦索乐《乡音和鸣》、山东琴书《闹喜宴》分别获得“优秀演出奖”,巨野县文化馆馆长魏玉静获得“群文之星”称号。弦索乐和鼓吹乐两个演出分别获得中国民族器乐民间乐种组合展演非职业组优秀演奏奖和演奏奖。由菏泽市群众艺术馆选送的坠子《寸草心》、山东琴书《亲上亲》获全国曲艺优秀节目展演奖。
     本报记者 李德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