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上法山有个农民剧团,半个多世纪以来为村民义务演出,而现在——
年轻人不愿学,演出得借演员
2014年02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文/片 本报记者 程凌润
  “莱芜梆子”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莱芜市茶业口镇上法山村有一支农民自建的莱芜梆子剧团,分别在春节和农历六月等农闲时期演出。2月14日,上法山村剧团表演了《对金抓》、《长坂坡》两场戏,原本是要给村民献上元宵节的戏剧大餐,可现场的观众只有30人左右。
  上法山村剧团共有20多名演员,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每个人都把戏词熟记于心,台上表演相当精彩。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该剧团就为村民义务演出,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们为上法山村的村民带来了许多欢乐。但是,由于年轻人不愿意学戏,“山村戏”的传承问题也成为他们的一个心病,随着一些老演员的去世,有的曲目已经无法再表演,有的曲目则需要“借”演员来表演。

村民自建莱芜梆子 剧团元宵节献艺
  上法山村是莱芜市北部的一个山村,记者采访时村庄里的雪还没有融化,仅露出了山丘的几道脊线。“全村人都在那棵大槐树旁边拍照呢!”2月14日是正月十五,记者刚来到上法山村时,就有人告诉记者上发村村民正在拍“全村福”。
  据上发村一名村民介绍,他们村共有600多人,年轻人大都在外面打工,平时只有200人左右,拍摄“全村福”是他们村人最多的时候。记者看到,最前排有五名穿着戏服的中年妇女,他们脸上还画有浓妆,不少村民争着与他们合影。“我们今天有两场演出,一场是《对金抓》,一场是《长坂坡》。”今年已经57岁的吴光俊是一名幼儿园教师,她已经演出了近30年,她告诉记者,她上午饰演一个旦角,下午则饰演一个士兵。
  在上发村的村委大院中,有一个方形的台子,上面已经搭上了简易的戏棚,前面挂着两个红灯笼和两个条幅,上面写着“梨园四季谱新曲、曲苑百花展新姿”。表演开始后,莱芜戏剧爱好者协会的苏连德就与其他几位戏曲爱好者在戏台一侧伴奏,手拿羽扇的诸葛亮上台后,嗓音浑厚,字正腔圆,而戏台下面的老“票友”则早已听得入迷。

  上法山剧团的演员多数在50岁以上,图为演员正在化妆。
20多名剧团演员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
  75岁常丰收是一名老戏迷,演出还没有开始,他就已经来到了现场;14岁的孙丰研受爷爷的影响也喜欢上了莱芜梆子,她也早早来到现场,等待好戏开场,演员一出场,他们就完全沉浸在了戏中。期间,上法山村的文书孙丰军搬了一张桌子收“赏钱”,这些钱是用来资助剧团发展的。
  “这个戏台是1962年修建的。”81岁的孙启文已经表演了47年,他在《对金抓》中饰演一个船夫,表演过程中每个动作都拿捏得非常到位,他告诉记者,他们村最初没有戏台,演出的时候就在村里搭建一个简易戏台,主要表演一些传统剧种,由于山村比较封闭,这是村民最主要的娱乐方式。由于最初没有女演员,孙启文刚开始主要饰演一些旦角,后来有了女演员后,他就饰演老生的角色。
  50多岁的孙丰永是现任的团长,他告诉记者,他们村的剧团是村民自发组建的,所有的演出道具都是演员们自掏腰包购置的,他们一共有20多名演员,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其中81岁的孙启文是剧团年龄最大的演员,年龄最小的一个演员刘俊玲也有48岁了。

文革期间,村民设法保存了戏服和道具箱
  “一般一年会演出两次,一次是春节期间,另外一次是农历六月。”孙启文告诉记者,他们春节期间从正月初三或初四开始表演,最多能持续7天,这是村民欢聚和娱乐的一种方式,农历六月的演出也是农闲时的表演,这时也是为了晒晒装在道具箱中的戏服和刀枪棍剑。
  孙启文介绍,最初的戏服是老一辈演员凑粮食卖了钱之后买的,戏台修建之后,他们没表演多长时间就遇到了文化大革命。“文革期间,要求破四旧,这戏也就不能再唱了,只能唱一些样板戏。”孙启文告诉记者,为了能让戏服和一些道具保存下来,当时的演员把戏服装在包袱中,分批藏了起来。文革之后,剧团又添置了一些戏服、鞋子、帽子等。
  “以前有五种大箱子,分别是大衣箱、二衣箱、金箱、脚箱和长箱,文革之后只剩下了大衣箱、二衣箱和金箱。”在戏台后面的一间房子里,很多木箱的棱角处已经被磨得很光滑,孙启文向记者介绍了这些箱子的用途,大衣箱和二衣箱都是用来装戏服的,金箱则是用来装帽子的,脚箱是用来装鞋子的,长箱则是用来装刀枪剑等道具的,也是最长最大的,缺失的两种木箱都是后来添置的。

  上法山村的戏台修建于1962年。
年轻人不愿意学戏 演出得“借”演员
  村民吴先生告诉记者,虽然他知道莱芜梆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因为不能完全听懂戏词,加上有电视、网络等多种娱乐方式,他一般不会去看戏。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大多数村民都有这样的想法,当天的演出只有30多名观众,从头听到尾的观众寥寥无几。
  75岁的吴光新也是一名老演员,他在《燕王扫北》的戏中饰演过皇帝,最初就是感兴趣,凭着对戏曲的天赋,他学了不到一年就开始上台表演。“剧团选人的标准,根据戏剧的人员、形象、个头等特点确定。”吴光新告诉记者,他们这些老演员在演出前都不用专门背台词,因为他们已经熟记于心,他主要饰演丑角和老生,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只能饰演一些配角了。
  “现在最大的难题就是传承,年轻人宁愿打牌也不愿意学戏,观众一少,我们唱戏的劲头也就没有了。”吴光新分析称,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接触了很多新事物,电视、网络也成了他们娱乐的方式,剧团的演出也就不怎么新鲜了。
  记者了解到,这个剧团近20年没有青年演员加入,然而随着老演员的去世,一些重要角色缺失了,有的曲目的演出需要“借”演员来表演。
  目前,为了让戏曲表演更加完整,上法山村已经与另外两个村庄卧铺村、刘白杨村联合演出,而这些演员最大的心愿就是年轻人能传承原汁原味的莱芜梆子。

网友献爱心 温暖敬老院
  本报2月17日讯(记者 蔺相虹) 2月14日,莱芜民生网的爱心人士分别走进苗山、和庄等地的6家敬老院,弘扬爱老、孝心美德。
  14日上午,记者跟随民生网网友来到爱心活动的首站——苗山敬老院。网友的自驾车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山路颠簸之后,终于驶进敬老院,在晒太阳的老人们都抬起了头,眼里还带着一丝期待。很多老人还主动跟网友打起招呼,苗山敬老院的杨院长告诉记者:“大家都经常来,跟这些老人们也都比较熟悉了,有的还挺亲,这里的老人大部分都是孤寡老人,平时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大家能来看看,老人们就很高兴了。”
  民生网的网友为老人们送去了元宵等各种食物和水果,亲手给老人们包水饺、下元宵。他们与老人们一起吃饭、聊天,陪老人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元宵节。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情。据了解,民生网的爱心网友经常为老人们献爱心,他们把孤寡老人当成自己的亲人,为老人们带去许多快乐和温暖。
  爱心人士看望老人,和老人聊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