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择偶观释放新信号
2014年02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1日,记者从市区一些婚姻介绍所了解到,一些剩男剩女之所以被剩下来,很大程度上源于择偶标准和择偶观。从征婚者的情况来看,与物质相比这群“90后”的择偶条件则更注重沟通和眼缘。该婚姻介绍所负责人说,有些“90后”应征者表示,对方有稳定的工作就行,房子和车子可以共同承担。(《齐鲁晚报》2月12日报道)
  婚姻是以爱情为基础,以亲情为纽带,是建立在精神生活的默契、价值观的认同上。可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有的人把爱情物质化了,用物质“绑架”了爱情,以金钱、豪宅、名车、显贵身份等物质条件作为衡量爱情的标准,作为法码去“要挟”爱情,使得原本纯洁的爱情成了物质的配角,以“物”障目,不见爱情,
  婚姻关系也好,爱情关系也罢,在不违反公序良俗、不触犯法律的前提下,只要男女双方坦诚相见,彼此自愿,双方的地位、情感、付出和回报都是均等的。谁也不要动辄以钱财来补偿,以物质来交换,否则既矮化了彼此的地位,又违背了美好爱情的本真。
  诚然,爱情也需要物质基础,充裕的物质条件与真诚的婚恋并不对立,有时反而能相辅相成。但是,在房价的高昂使多数人无法轻松达到的背景下,房子就成为婚姻中的一个首要的前提性因素,也是婚姻家庭纠纷的主要问题。所以“傍大款、分财产”式的婚姻观,通过结婚“致富”,通过婚姻形成共同财产,在现实中占了上风。从而引发婚姻价值观、择偶观发生严重偏移。
  其实爱情和平等才是婚姻幸福的核心所在,若将物质完全置于婚恋前端,将爱情完全物质化,不仅难以收获真正的爱情,最终也只会让人嗤之以鼻。爱情的“物质化”,加上婚姻的“财产化”,这既不利于社会公平,也是对婚姻本身的亵渎。这群“90后”的择偶条件更注重沟通和眼缘,并表示对方有稳定的工作就行,房子和车子可以共同承担。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婚姻本位的回归,是对爱情“物质化”和婚姻“财产化”的纠偏,释放出了一种积极的信号。
 □读者来信
  2月12日齐鲁晚报·今日枣庄以《找婚庆公司不问价婚后去结账傻了眼》为题报道:“年前结婚,找来婚庆公司筹办婚礼,年后去婚庆公司结账时却傻了眼。婚礼布置、花车、表演等几项内容收费竟然高达12万多元,近日,市中区小孙讲述了自己的郁闷遭遇。”看了这则新闻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笔者个人认为商家在获取最大利益化的过程中,不能侵犯了消费者的正常利益。商家和消费者应该是鱼和水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商家要用真诚和诚信赢得消费者,不能做一锤子买卖。
  另一方面,消费者自己也要做到心中有数,毕竟现在商家众多商品琳琅满目,消费者可以货比三家选择最优质的服务和最优质商品。当消费者在选择服务时,一定要对具体事项有所了解,而商家也不能因为对方的疏忽而见缝插针钻空子,双方要真诚对待,这样商家才能赢得金钱和消费者的信任,消费者也能获取优质的商品和服务,各有所得。            (孙娇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