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或成理财噱头 行业风险凸显
2014年02月20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近期接到读者王先生的咨询电话,王先生告诉记者,近期有一家名为盛世天顺的企业经常给他打电话推销理财产品,预期收益在12-15%,由于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关于P2P的报道,虽然对于这家企业不是很了解,但是他觉得还是可以尝试一下这方面的投资,但又不是太放心,因此希望借助本报可以对相关的内容做进一步的了解。
关注“网络借贷“①
投资咨询公司
热衷炒作P2P概念
根据读者提供的内容,记者登录了该公司的网站。据该公司的企业简介介绍:“北京盛世天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由中国小康中心指导,并获得旗下小康基金的支持及英国皇家集团国际财务管理有限公司资金支持;”记者多方咨询,并未发现关于中国小康中心和英国皇家集团的任何资料,令人生疑。
网站首页对该公司的P2P服务做了相关介绍,据网站内容:“盛世天顺的P2P服务,在相关服务内容基础上做出了重大突破,引入了与典当行合作获取实物抵押债权的先进方式。借款人除去正常提供的个人信用报告、收入证明、还款来源、资金用途等一些资质外,还需有实体物业等作为抵押物,在更大的程度上降低了出借人的资金风险,更加稳定地获取收益。而对于风险保证金方面盛世天顺的3%额度也是行业内的领头羊,为出借人的资金提供最大的保障,从而与出借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据此,本报咨询了互联网金融专家陈宇。陈宇介绍,P2P的核心点归纳起来是:不能参与到借款和放款的交易行为中去,而只能给予服务、咨询性质的工作,做到了这点,就具备了金融脱媒的条件,如果一个平台还是需要一个主体参与到中间去做资金的汇集和发放工作,甚至在出资人出资的时候,还需要有信用附加,那么就脱离金融脱媒所本来应该有的定义,也就不能再被称为P2P。陈宇表示,如果借款人的抵押、担保足够充分,一般情况下是完全可以在银行获得利息较低的贷款的,如果从其他渠道需求贷款,同时能够承担此类公司年化近26%的融资成本,一定是在资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通常这些问题在投资平台上是无法看到的。
“资金池”是否存在
依然疑点重重
记者以投资者身份咨询了该公司的业务人员,该公司业务人员表示,盛世天顺采取的是债权转让模式。根据专家介绍,常规的P2P都是采取纯平台和中介的概念,而债权转让使得平台无法独立于交易之外,而成为了一个中介资金的枢纽平台。债权转让源于我国《合同法》第80条的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这个是奠定债权转让合法性的基础,对于这种债权转让的行为,我国已经立法保护了很多年,而事实上也有很多人采取这种方式进行债权的转让。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债权转让一定会涉及“资金池”问题,只是“资金池”时间长短的不同。很多债权转让的过程中,资金会经过企业法人的账户,然后再转向借款人,这个时间很短,但是当资金持续性进出时,这个资金池也就是隐性存在的。因此,相对而言,债权转让模式会存在非常大的道德风险。
记者后记◥◥
上个月,多位网贷平台投资者向媒体反映,杭州国临创投、深圳中贷信创、上海锋逸信投等三家P2P网上借贷平台同时倒闭,据投资者介绍,上述三家平台被卷跑的资金数额至少在1亿元以上,令人惊讶的是,三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同一人,名叫郑旭东,而目前郑旭东卷款逃往香港后便不知去向。
截至去年年底,网贷之家监测到已有74家P2P平台出现问题,其中浙江17家,广东11家,江苏9家,占全国总数50%。在出现问题的平台中,仅有3家为2012年设立,其余均为2013年设立,有些甚至成立当月即出问题,如福建厦门的福翔创投于2013年10月成立,并于当月倒闭,留下了80万待收金。然而即便是这样,因为准入门槛低、存在较大的利润空间、且尚无具体的监管条例,依然不断有公司加入到这场P2P行业纷争,这也就客观造成了巨大的市场风险隐忧。
然而,我们也发现,作为一个新生行业,该平台的作用确实覆盖了传统金融难以触及的群体和领域,帮助他们实现了个人的价值和社会价值,也帮助很多有闲余资金的投资者获得了不错的收益。但是,也因为行业门槛和国内对行业规范的迟滞,使得这个行业乱象丛生,也使得很多投资者血本无归。因此,从今天起,本报将持续关注“网络借贷”及其相关的投资形式,也欢迎广大读者看到相关报道后,致电0531-85196318与本报联系,让更多的投资平台能够在阳光下运营。 (财金记者 胡景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