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接触”麻风病人的11位天使
他们虽是医护人员,同时身兼管家、保姆、亲人等多个角色
2014年02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孟燕 实习生 徐军       
  济南西郊,腊山脚下,是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麻风病住院部所在地。按照老说法,这里可以称为“麻风病村”。住院部11名医护人员共同守护着60名麻风病人,5名医生、6名80后护士,他们身兼了医护、管家、保姆、亲人等多个角色,数年如一日。

    “他们把俺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17日,省城飘起了雨夹雪,西郊的气温更低。住院部的西面是高速路,东面是铁路,安静常常被呼啸而过的汽车或火车打断。“一般人都不知道这里。以前更荒凉,进来需要走过一片麦子地还有一片坟地,现在有水泥路了。”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麻风病住院部主任于德宝已经在这工作了8个年头,病人们亲切地称他“大宝兄弟”。
  他介绍,这里住着60名麻风病人,多数是治愈后的残疾人,其中70岁以上老人占了一半,还有5名80岁以上老人。病菌已经在他们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面部畸形、眼睑外翻、足部溃烂、四肢残缺……
  9点,于德宝穿上白大褂开始查房。“过节从家回来了,肚子还疼吗?”他询问72岁的韩方水,并嘱咐护士送药。老韩的女儿过年就给他打电话说父亲肚子疼。“大夫闭着眼都知道哪间病房住了谁,有什么样的症状,该吃什么药。”一同查房的护士长李娟说,住院久了这些病人的性格脾气都摸清了。
  “没他们就死在家里了,把俺从鬼门关拉回来了,有他们就是‘保险公司’。”76岁的于敦来说于德宝是他的救命恩人。2009年,于德宝在章丘进村排查时,发现老人吃喝拉撒全在三面漏风的过道里,已经失明10年,四肢残缺,没人照顾。征求了意见后,他开车把老人带回了医院,给老人做了白内障手术。
  医护、保姆、管家、亲人,一个都不能少
  麻风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传染病之一,解放前,为了避免传染,唯一的办法就是火烧、活埋或者自生自灭。普通人对麻风病人也有着深深的恐惧。住院部的11名医护人员对于这60名麻风病人来说,不仅仅是医患关系,他们还是保姆、管家,也是“亲人”。
  护士长李娟今年34岁,已经在这呆了10年,算上她,6名护士全是80后。“需要更有爱心,琐碎事也更多。”李娟说得很朴实,给病人掏掏耳朵、聊聊天或者一个微笑,他们就很满足。
  17日,70多岁的老刘跟在护士王圣娇身后,让她帮忙查查话费。“我们啥活都干,换轮胎、充话费、买东西、打扫卫生、聊天,一天都闲不下来。”
  护士闫晓青在这里工作了5年。“我们都是80后,刚开始也害怕,工作也挺清苦,但总要有人去做这些。”因为病人的年纪大,分不清药片,她每天要帮病人“摆药”。
  “住了七八年院,有的儿女就来过一两回。”李娟叹息,很多老人一到过年过节就开始哭或者闹腾,因为他们太想孩子了,这时候医护人员就要“勤动脑筋”。“过年过节都要包水饺,60个病人要包近2000个,累得手都捏不上皮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