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啦,你家孩子收心了吗
2014年02月20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专刊记者 朱桂杰
耳畔似乎还不时响起春节的鞭炮声,正月十五风中摇曳的花灯已提醒着学子寒假结束,新学期开始。2月21日,烟台市大部分中小学返校,意味着学子们马上要从寒假的松弛状态中走出,再次迎接上学的紧张节奏。下周是开学的第一周,学生们经过寒假休息,一时无法适应课堂的生活,可能会出现上学迟到、上课打瞌睡、开小差、忘做作业等情况。这是因为孩子们习惯了放假的节奏,一下子还没有把生物钟调整过来,这时需家长与老师一起帮助他们更快进入学习状态。
学生开学 不在状态
很多学生都表达了不想开学或未做好开学准备的意愿。小悦说:“不喜欢开学,开学了就要每天早起,还有很多作业要写。”“开学了7点就要起床,睡眠不足,上课肯定会困,怎么办?”12岁的奇奇已经担心上课时会犯困。“好想再过几天寒假啊,天天跟着弟弟妹妹玩,太开心了。好不想开学啊。”小学三年级的京京现在每天都抱怨几句。
往年开学初期,学生在课堂上打瞌睡、上课精神不集中等情况都会时有发生。专家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首先,寒假刚好遇到新春佳节,父母常会放松对孩子的管教,通宵玩耍或较晚睡觉的现象普遍存在。还有些家长会假期带孩子回老家或旅游,把学习丢一旁,一段时间后,孩子难免对学习感到生疏,所以开学初上课往往不容易集中精神。第二,假期放松之后,他们已经很适应假期生活,现在一下子回到学习环境当然会表现出各种不适应。最后,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控制感太强,或是给孩子过大的压力,常常会导致孩子们的安全感缺失,做起事情来畏首畏尾,没有健康的心理环境,适应起新的环境时当然总要比别人慢半拍。
家长、老师齐帮忙 唤起学习的兴趣
想要孩子们迅速调整到学习状态,家长和老师的作用也很重要,帮助孩子们一起从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开始做适当的调整,让孩子们更快地适应起来。
首先在作息上,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切忌不可再继续晚睡晚起,这点对孩子颇为不利。俗话说,言传身教,父母应该和孩子一样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尽量不在外部影响孩子作息。虽然开始几天有点难以入睡,但是习惯可以慢慢养成。睡前可以给孩子准备一杯牛奶来帮助改善睡眠。在适应的过程中,家长不要给孩子过大的压力,尽量从正面给孩子一些心理暗示,适时提醒孩子,现在已经是开学的状态了,让孩子自己做好准备。有时可以给孩子一些适当的积极的暗示,以鼓励、激励为主,把他做好的事儿很高兴地表扬出来。开学之初,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少谈学习,少唠叨,多与老师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绪变化。
教学上,老师们也不必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学生过了一个春节,在家的学习、作息和玩耍的节奏不同,必然会反映到开学初的课堂上。可以给学生留一周的过渡时间,来适应校园生活。可以利用班会,培育学习氛围,严抓课堂纪律,让学生更快进入学生状态;也可以采取召开谈心会、收心会等多种主题班会的方式进行心理疏导,组织学生开展分享假期趣事、“晒春节”等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融洽关系、消除“开学恐惧症”,营造愉悦氛围,重温校规,转换角色,指导学生写《新学期规划书》,引导学生快速步入正轨。
部分家长也“恐惧开学” 专家有话说
“我挺害怕孩子开学的。”邱女士说,开学后,她每天都要6点起床,做早餐,送孩子上学。下班后,还要从单位赶到学校接孩子。接着,回家又准备晚饭、辅导学习,一整天都没有闲暇时间。有这样烦恼的家长不在少数。“准备饭菜、接送孩子、检查作业……每个环节都不能少,只要孩子开学了,逃也逃不掉。”学生家长马女士无奈地说,对于开学,不仅孩子没准备好,她也没做好充足准备。“本来上班就已经很累了,还要照顾孩子,真的需要好好适应。”
专家说,家长之所以有“开学恐惧征”,是因为对即将到来的快节奏生活准备不足。家长一旦陷入焦虑状态,同样的情绪就可能感染孩子,这样很不好。作为成年人,要控制好情绪,不要传递给孩子负面情绪。家长要学会为自己减负,比如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还可以让孩子养成不依赖的心理。家长不妨多鼓励孩子,助其摆脱“厌学”情绪。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