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市商务局局长:
自贸区一旦成立制造业服务业将受益
2014年02月20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市商务局局长马卫刚。
文/片 本报记者 刘腾腾
去年年底,山东省政府向国务院递交了建立青岛自由贸易港区的申请,那么,青岛一旦建成自贸区将会带来哪些变化?青岛目前在做哪方面的规划?19日,市政协委员、市商务局局长马卫刚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自贸区将为青岛打造贸易新平台
去年年底,青岛提出了建设自贸区的申请。青岛自贸区总体规划面积26.9平方公里,面积与上海自贸区仅相差1.68平方公里,拟定以前湾保税港区为贸易便利化改革试点区域,并争取自贸区相关政策。
19日,市政协委员、市商务局局长马卫刚接受本报记者的专访时介绍,作为全国首批成立保税区的城市,青岛一直在寻求转型为自贸区。目前,青岛市正在完善自贸区的规划方案,“自贸区一旦建成,将为青岛的进出口贸易打造新的平台,使得服务贸易和投资贸易更加便利。”马卫刚介绍。自由贸易区的“贸易”不能简单理解为为了平衡顺差强调商品进口,而是更高层次的自由贸易,比如跨国企业的资金账户管理,金融人才的交流,以及服务技术的引进等。
目前,青岛正在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投资便利化改革的政策,研究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和外资准入,以及后期监管的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方案。下一步,青岛将扩大开放领域,重点推进能源、电信、金融等行业对外开放,加大外商投资小额贷款公司准入力度,完善融资租赁公司管理制度。同时,着力发展邮轮旅游、游艇俱乐部、温泉度假等海洋休闲产业新业态,引进具有国际管理经验的跨国公司和品牌企业,提升金融、医疗、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开放水平,力争引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项目,逐步形成契合青岛产业发展特色的集群。
制造业与服务业都将受益
据介绍,下一步,青岛将支持企业用好各项多双边自贸协定和自贸区政策,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规避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风险,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实力。自贸区一旦建成,就能够提供市场化的交易场所,马卫刚介绍,自贸区的建成将使得区域内的制造业更加高端化,服务业也得以提升,两者可形成联动,双双受益。
自贸区一旦建成,对市民和区域内的企业有什么影响呢?对此,马卫刚介绍,自贸区的建成,进出口关税就会大幅降低,进出口的货物也将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市民的消费习惯,市民在自贸区内买东西会相对便宜。”马卫刚介绍。而对区域内的企业来说,自贸区的建成会使这些企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关税降低进出口的货物必然增多,与此同时很多跨国企业也会在青岛寻找落脚点,无疑给区域内的企业带来一定的冲击。”
今年建立蔬菜供应保险金制度
除了自贸区的建设,市商务局今年还将做哪些工作?对此,马卫刚介绍,今年市商务局将建立蔬菜供应保险金制度,落实2.35万吨储备任务,加强市场运行监测,提升全市“菜篮子”市场应急保障能力。加快总部商务区和商贸集聚区105处重点支撑项目的规划建设,年内分别竣工120万、100万平方米,提升“千万平”总部商务区和商贸集聚区建设水平。探索农产品批零市场公益性改革模式,完成15处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完善便民服务消费体系,大力发展社区综合便民服务网点,提升早餐示范工程的服务范围和质量水平。
同时,将大力发展特色餐饮、商务餐饮,办好国际海鲜烹饪大赛,打造“世界海鲜美食之都”。新建50处社区便民直销点。进一步扩大肉菜追溯体系覆盖面,探索开展肉菜追溯与银行结算系统对接,建立健全追溯体系运行维护长效保障机制,优化数据质量提升分析应用水平,为“菜篮子”市场运行提供决策依据。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