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克难,加快发展人民满 意医疗卫生事业
2014年02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儿童医院温馨陪护。
  妇儿医院
  郎景和院士查房。
  市立医院康复科请来洋专家
     居民就医环境显著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水平不断提升……在过去的一年里,岛城市民从卫生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而新的一年里,青岛市又将通过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深化医改等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事业。日前,在2014全市卫生暨中医工作会议上,市卫生局局长曹勇一一解读。
回顾>> 2013 岛城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名列前茅
  去年,全市卫生系统以实现“病有良医”为目标,以深化医改为中心,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人均期望寿命等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保持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其中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9/10万。卫生投入大幅增加,并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政府卫生投入增长长效机制。

成果一:深化医改工作成效显著
  基层运行新机制不断完善,新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政策框架初步形成;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国家级改革试点启动。二是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并向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延伸,全市基本药物价格平均降幅27%,基层“处方审核制度”收效明显。三是在即墨市和黄岛区的8家医院推行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群众节省医药费用近2亿元。四是社会办医取得新进展,民营医疗卫生机构达到3240家,占全市40.7%;床位达到13449张,门急诊服务量达到1302万人次,分别占全市总量的26%和26.6%。积极发展健康服务业,得到国家卫计委大力支持。五是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全民健康信息系统加快实施,初步实现了各医疗机构和各业务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
成果二:居民就医环境显著改善
  全市开工建设62个卫生项目,新开工建筑面积38.72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7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3.09亿元,新增床位4385张,全市千人口医疗床位数达到5.76张,同比增加9.3%。经过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市、区共同努力,齐鲁医院青岛院区开诊。市第三人民医院迁建、妇女儿童医院二期等项目加快建设,九个区域性医疗中心改扩建工程基本完成。扩建11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建30个国医馆。引进社会资金4.8亿元,开工建设民营医院20家。
成果三:医疗服务质量水平不断提升
  启动“青岛卫生英才工程”,柔性引进3名院士,引进38名高层次卫生人才,招聘759名博士、硕士,培训基层卫生人员8600余人,新增国家、省重点学科、专科24个;科研课题立项22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获奖67项。探索建立城乡卫生互动长效工作机制,发展远程医疗服务,深入开展对口支援,组织33家城市医院、下派282名医生支援74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医疗资源,新增10个合作项目。扩大临床路径管理覆盖病种和专业,发挥专业质控中心作用,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和执业信息公示制度,启动以“质量与安全评价”为主要内容的医院等级评审工作,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居民就医安全。全年完成门(急)诊服务4892万人次,同比增长11.6%;完成住院服务117.6万人次,同比增长3.9%。
成果四:中医事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积极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举办第九个“养生保健宣传月”活动,将中医药健康管理公卫项目服务对象扩大到58-64岁人群,受益居民增加32万人次。开展学科建设五标升级和人才培养五级师承,建立了11个名中医传承室,培养国家级优秀中医4人、省市级124人。举办中医中药中国行“进乡村”活动,服务农民2万人次。民营中医医院新增5所。
成果五:依法行政和卫生应急水平显著提升
  加大综合卫生监管力度,清理下放3项卫生许可事项,审批提速60%;开展规范医疗秩序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行动,查处涉及医疗机构违法案件454起;加强公共场所和学校卫生监督及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传染病发病率降至全国副省级城市最低水平,在“11·22”中石化输油管道爆炸事故中,卫生系统迅速响应,广大医务人员发扬救死扶伤的精神,尽最大努力抢救伤员,卫生应急和医疗救治工作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成果六:市民得到更多医疗实惠
  新农合筹资标准达到402元、增长近30%,住院费用实际补偿比达到68%,门诊报销水平同比增长45%。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35元,免费为群众提供11类4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新增孕产妇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儿童窝沟封闭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控烟、减盐控压、养生保健等全民健康促进行动,创建“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机构”,推行预约诊疗等便民惠民措施,优质护理病房覆盖率达到89%,健康义诊500万人次,“先诊疗、后结算”为群众垫付医药费近10亿元。推行出院病人回访和医患沟通恳谈制度,开展医院“三民”等活动,为群众解决看病就医难题2000余件,群众满意度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
展望>> 2014 实现全市卫生事业发展新跨越
  2014年,全市卫生工作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为导向,以实现“病有良医”为目标,坚持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得新突破,推进医疗服务质量得到新提升,继续加强公共卫生服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更加注重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释放改革红利,更加注重科学精准的治理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事业。
  举措1
扩大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范围

  今年要总结评估第一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启动胶州、平度和莱西三市试点工作,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增加财政投入,推动建立科学补偿机制和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过快增长。
  推进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及科学的补偿机制,调整和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加强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在市中心医院、市妇女儿童医院开展院长职级制改革和按照服务质量、服务数量和满意度为评价要素的新一轮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在市属公立医院实行医用高值耗材集中采购。
举措2
推进城乡医院对口支援

  加强基层绩效考核管理。各区市要尽快制定基层机构和人员绩效考核实施方案,对单位绩效工资实行分级管理和总额浮动,将单位收支结余按一定比例计入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适当拉大收入差距,调动基层机构及医务人员服务积极性。深入推进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完善职称晋升、经济补偿、执业资格管理等政策措施,健全城市医生下基层长效机制,提升县医院和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举措3
形成医院—社区医疗联合体

  制定分级诊疗办法,综合运用医疗、医保、财政、价格等手段,建立上下联动、对口支援、增强能力、签约服务、利益引导的机制,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新秩序。医联体是实现分级诊疗的有效手段,在农村要建立县医院—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的紧密型医联体,推行县带镇、镇管村(“六统一”管理)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在城市要以双向转诊和慢病管理为纽带,以资源共享、利益相融为基础,采用医院延伸服务等多种形式,形成医院—社区医疗联合体。今年上半年要启动医联体建设工作,下半年全面铺开。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要加快建设全科医学科。
举措4
扩大基本药物使用范围

  今年上半年,各级公立医疗机构要按照规定配备使用新版基本药物,其中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试点的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机构及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要全部通过省网采购基本药物。公立医院要进一步提高基本药物使用率,基本药物和常用药品使用率县级综合改革试点医院要不低于药品总销售额的80%,非试点二级医院不低于70%,非试点三级医院不低于50%。
  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要健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与基层分工协作机制,理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机制;今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筹资标准要达到每人每年40元以上,经济条件较好的区市要积极开展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国家试点工作。
举措5
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

  年内要完成10个医药卫生信息业务标准和数据标准体系建设,基本建成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库,进一步完善基层和医院信息系统功能,拓展基于平台的各项业务应用,统筹推进全市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初步实现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等信息资源互联互通。
  大力发展社会办医,在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中为非公立医疗机构留出足够空间,将非公立医疗机构统一纳入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规划,鼓励医师多点执业。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强监管,引导非公立医疗机构依法规范开展诊疗服务。
举措6
完成全市二级综合医院评审

  加强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完善内部运行机制,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年内完成全市二级综合医院评审评价工作,适时启动专科医院评审评价。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完善三级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控制体系、医疗机构评价体系和执业信息公示制度,切实强化医院质量监测评价和医疗卫生人员诚信从业信息管理。提升临床路径管理水平,加强重点技术准入管理和适宜新技术规范化培训。加强医院感染和医疗废物管理,重点开展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专项检查。
举措7
增设4个院前急救站(点)

  优化急救网络布局,增设4个院前急救站(点);开展院前急救专项整治和评价考核,提升全市院前急救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加强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建设,优化全市采供血网络布局,开展临床合理用血评价与监督,确保用血安全。深入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完善内控制度,完备安全设施,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隐患排查整改机制。健全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完善医疗责任险,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
举措8
完善全科医生制度

  今年青岛市将出台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实施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各区市要抓好落实,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各区市要探索完善乡村医生准入、养老和退出机制。逐步提高乡村医生待遇,对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临床专科学历的乡村医生,要优化补助政策。
  推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建立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组织架构、培训体系、评价体系及保障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选送大批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及团队赴国内外研修,加强与优质医疗资源的合作;推进“青岛卫生英才工程”,争取引进高端卫生人才3-4名、高层次卫生人才100名,招收博士、硕士700名;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学科团队,不断提高青岛市医疗技术水平。
举措9
拓展错峰门诊预约诊疗

  继续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和“服务百姓健康行动”,推进医疗服务标准化建设,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不断优化诊疗流程,拓展错峰门诊、预约诊疗等服务内容,公开医院床位使用、住院等待人数等信息,进一步完善病人服务中心功能,提供“一站式”服务,方便群众就医;严格收费管理,县级及以下公立医院要全面实行“先诊疗、后结算”模式。
举措10
推进减盐防控高血压

  增强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验检测等能力,推进中央与地方共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海洋食品技术合作中心,全面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工作。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责任,预防可免性传染病发生。加强妇幼卫生工作,开展“妇幼健康服务年”活动,推进妇幼保健机构规范化建设。
  广泛开展以健康生活方式与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健康促进与教育,推进减盐防控高血压和控制吸烟工作。落实医院、社区和公共卫生机构慢病防治责任,推行信息共享、健康管理一体化慢病综合防治模式。各综合医院都要设置精神门诊或心理治疗门诊。
举措11
提高中医药报销比

  会同有关部门,细化鼓励提供和接受中医药服务的具体政策,提高中医药报销比例,研究按病种定额收费等机制。试行中医专家存案制度。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不断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在基层建设50个国医馆。开展中医药服务百姓健康“20+20”推进行动,为基层培养1000名掌握中医药适宜技术、中药方剂和保健穴位的医务人员。
  开展多专业一体化诊疗服务,推进非中医医院中医药工作,开展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实施学科建设“五标升级法”,推出10个国内领先和20个省内领先水平的优势病种。实施中医药人才培养阶梯计划,积极培养中医师承学术传人和临床技术骨干。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开展“治未病”服务工作,完善治未病服务网络,继续举办“养生保健宣传月”、“中医养生膏方节”等活动,大力普及中医药知识。
举措12
推进百万平米医疗设施建设

  今年规划建设大型医疗设施项目18个,新开工项目面积56.8万平方米,竣工17.2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3.7亿元。年内启用市三医、市妇儿医院二期,完成市立医院、中心医院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建设,开工建设市人民医院(红岛医院)、市立医院东院二期、青大附院二期、省眼科医院等项目。
  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医疗资源来青办医或合作,完善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健康管理、老年护理和医疗康复服务业,努力建设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满足群众多层健康需求。
举措13
出台全市卫生资源配置标准

  从今年开始,按照每年一个百分点的增幅,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到2016年政府投入占比达到7%。要科学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强化监管,把政府的投入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今年出台全市卫生资源配置标准,修订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确定公立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包括基本建设、设备购置、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等),年底前向社会公布并组织实施,作为各级政府落实保民生责任的刚性指标,各区市也要做好辖区的卫生资源配置规划。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做好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开展“十三五”规划前期基础性研究;要进一步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益,建立完善区域性医学影像中心、检验中心和病理中心,促进资源共享。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