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区多家养老机构亮出经营账本
养老产业咋成了亏本的生意?
2014年02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一位坐在轮椅上晒太阳的老人用手机播放音乐,自娱自乐。                     本报记者 李清 摄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养老这一商机。2009年至今,日照开始出现多家大型养老机构,目前超过40位老人的养老机构有3家(公开对外经营),且全部是民营性质。民间养老机构在分担大量的社会养老压力的同时,也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
  运营成本高
有的机构连年亏损

  近日,记者走访了5家日照市内的养老机构,调查了解他们的运营状况。目前全市养老机构的入住老人分为可自理、半自理和失能老人三种。据了解,可自理老人是全市养老机构中入住率最高的一类,每月每人平均收费在1500元左右。而半自理老人和失能老人由于需要一定的看护和护理,收取的费用相对较高,在2500元左右。
  位于海滨五路上的中盛幸福苑是日照市目前在住老人数量最多的养老机构之一,拥有130多位老人。其中有超过40位老人属于中盛社区居民,享受免费服务。其余90多位老人中,属于半自理和可自理类型的老人有30多位。
  2月18日,中盛幸福苑工作人员从2013年该机构的财务报表中随机抽取了6个月的财务支出和收入状况,计算出了该机构每位老人平均每天的生活成本为48.9元。这样算下来,平均每位老人一个月的花费在1500元左右。据介绍,中盛幸福苑阳面房间每人收费1500元,阴面收1200元左右,如老两口同住一个房间,每位老人收取1000元。该工作人员介绍,不考虑前期超过3500万的投入,将这些费用综合算下来,中盛幸福苑很难盈利,甚至还要亏损。
尚处起步阶段
多数经营者看好

  虽然仍有亏损,但中盛幸福苑的营运管理人员却信心满满。“我们目前拥有300个床位,住进200位以上的老人以后,我们将会开始盈利。现在我们仍把打造品牌知名度作为主要目的,这也是养老机构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拥有营运压力的不止中盛幸福苑,据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福利养老院尹世林介绍,他们那里的老人,每人每月的生活成本在400元左右,加上护理人员工资及其他营运费用,综合下来,盈利并不可观。该养老院主要接收半自理和失能老人,自2009年开办以来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影响力。尹世林介绍,由于养老院隶属于北京路医院,在医护条件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会有很好的发展前途。
  记者走访的多家养老机构反映,盈利状况并不乐观,但多数经营者对养老产业持乐观态度。对此,一业内人士表示,养老产业目前在我国正处于市场化起步阶段,需要良好的培育期限,五年内会有很好的发展前途。待逐步走向正规以后,养老产业将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
护理人员
工作压力大

  2月18日下午,在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福利养老院办公室,两位年轻的女孩前来应征医院护理人员岗位。面对她们,院长尹世林认真严肃地告诫:“护理工作枯燥繁重,可要想好再干呀。”两个女孩均表示,可以试试看。
  尹世林介绍,很多年轻人因为受不了苦,导致院内的护理人员流动性特别大。这也一度让他头疼不已。
  据介绍,该院内有80多位老人,全部是半自理和失能老人,需要护理人员全天候照顾。护理工作包括照顾老人的日常起居,不仅有翻身、擦洗这样的体力活,连处理排泄物都要亲力亲为。记者从多个养老机构处得知,多数养老院的护理人员每人需要看护四个以上的老人。这些老人多数是偏瘫或患有较为严重的老年疾病,看护压力可想而知。因此,比起养老院的工作环境,他们更喜欢到令人羡慕的医院工作。
  一些机构由于招收不到足够的医护专业的人员,不得不招聘有护理经验的家庭主妇,然后由机构出资让她们去培训学习,考取护理证。据了解,不仅医护人员严重不足,有的养老机构连管理人员、营销人员等专业人才也比较稀缺。
  多家养老机构的管理人员以前都是从事酒店管理、物业管理或民政工作相关的人员,通过学习培训后管理养老院。这无形当中又给养老机构增添了不少的运营成本。
公众消费观念
也需要转变

  在采访中,不少养老机构的负责人反映,与其他问题相比,他们目前面临的最大困境是公众消费观念过于守旧。“很多人认为,让老人来养老院是不孝顺的表现。事实上,我们让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更要老有所乐。养老院不仅能给老人专业的照顾,更能为他们提供同龄人共存的环境,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这比儿女上班没时间照顾老人,老人孤独在家强多了。”一位养老机构从业者说。
  我国有专门针对养老机构的扶持政策,即由国家、省、市、县(区)四级来对养老机构进行专项床位补助。但几家养老机构介绍,他们的扶持资金并不能很好的落实到位。
  此外,诸如养老机构可以享受水、电、燃气等资源民用收费标准的优惠也没有落实。不少养老院一直按照商业用电价格缴费,比居民用电超出一倍价格。一家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建议,政府可对养老机构提供一定的培训补助,减轻机构负担。
  文/片 本报记者 李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