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老”电梯不少,“治愈”困难重重
业内无序竞争造成维保不到位是主因
2014年02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省城工业南路一写字楼,维修工正在维修电梯。  本报记者 吴金彪 摄
    延伸调查 
  电梯事故近两年在各地屡屡发生,已经成为一个“顽疾”。业内人士爆料,出于维修和保养成本的考虑,很多小区和办公楼电梯都存在低价维保、维保走形式的问题。“一部电梯,实际上是开发商、电梯商、物业、维保企业、业主和相关部门六方博弈的‘战场’,错综复杂。”一位业内人士说。

  本报记者 崔岩 吴金彪 实习生 韩长燕 邵裕茗 
现状 电梯经常出事,业主很头痛
  2月20日,记者在济南纬六路附近一小区调查发现,7号楼一共有三部电梯,然而仅一部可以用,其他两部一部已停用半年,一部已停用一年左右。居民张先生说,小区建好才4年多,电梯时常出现问题。
  “我们也很为难,让业主交维修费,300多户,交物业费的不到100户,收的钱不够,我们也很难解决。”该小区物业负责人说,两部坏了的电梯里的钢丝绳断了,以至于不能运行,如果维修需要10万元左右。
  家住无影山中路香港国际小区的韩先生同样“为电梯发愁”,小区电梯经常出现故障,断断续续修了近2年,多次出现居民被困在电梯内的情况。
  韩先生的家在一幢11层的楼里,近250户共用4部电梯。四部电梯中,一部贴有“正在维修”告示的电梯暂时停运,其余三部内的顶灯灯罩均有缺失。电梯的楼层按钮部分出现接触不良甚至失效的情况,有时候住户只能乘坐到自己家的邻近楼层。
  济南市质监局统计信息显示,目前省城济南共有电梯21500余台,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单位93家。2013年,12365受理电梯投诉举报109件,12345受理电梯投诉举报138件,反映的问题主要有:电梯超期未经检验或未按规定张贴检验合格标志;电梯损坏后维修不及时,不能正常运行,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电梯运行时异常或有异响,存在安全隐患;电梯故障困人;由于人为因素导致零部件损坏或丢失,如外呼按钮损坏、应急对讲电话丢失等。

探因 各方利益博弈,维保难以到位
  据山东省特种设备协会理事长张波介绍,目前全省电梯135107台,其中,济南市2万余台,青岛3万余台,而且全省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增长速度居全部八大类特种设备前列。
  电梯数量在不断增加,由电梯导致的事故也在不断增加,然而维护保养和相关的法规以及监管却没有跟上。一些小的电梯企业和维保单位为了抢占市场,压低价格,电梯质量和维保水平在下降。
  一位电梯安装工人告诉记者,电梯属于精密电工产品,对使用环境和维护保养有严格的要求,然而目前很多小区和办公楼的电梯后期维护远远达不到要求。
  这位电梯安装工人介绍,按照规定,现在每隔15天到20天就需要进行维护保养一次,包括检查、清洁、润滑、调整等。然而实际情况却很难做到这一点,“每部电梯半月维保一次,肯定忙不过来。很多时候也就是签个字,走个形式。”
  维保不及时很多时候还与维保费用有关。据介绍,普通的一台电梯,正规维保单位一个月的维保费用在500元左右,而一些小的或者私人维保单位只收费300元甚至更低,那么一些物业公司可能就会选择低价的维保单位。
  除了维保问题,一些小的杂牌的电梯企业混迹在电梯行业中,也扰乱了整个行业。这些杂牌企业的电梯质量不能保证,售后服务也跟不上。
  一位电梯行业业内人士说,电梯属于精密仪器,电梯机房、轿厢维护程序,普通人根本不了解,一些小的生产企业安装结束就走了,后续的维修保养则是多家企业竞争,小区或者办公楼的物业维保资金不足,为了降低成本,有些则会选择低价的维保单位,导致维保质量不过关。

监管 我省将对电梯实行“黑名单”管理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济南安装电梯的高层建筑逐渐增多,到如今,不少电梯已服役20年左右,有些电梯磨损、老化严重,以前的技术也有局限。
  山东省特种设备协会理事长张波表示,目前山东正在着手建立电梯“黑名单”制度,今后将根据电话接通率、到场率、维修保养及时率及客户投诉率对电梯和维保单位实行“黑名单”管理,不定时抽查,加强电梯安全动态监管,对于抽查的结果将向社会公布。
  此外,我省质检部门还将联合省内各大中小电梯公司随时公布参考指导价,“出台电梯维保指导价,有利于整个市场的有序竞争,从而降低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张波说,为应对电梯发生安全事故后生产经营单位无力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难题,目前,我省正在试点实行电梯责任保险制度,引导和鼓励给电梯入保险,保障乘客在电梯事故中得到合理、及时的赔偿。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