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统一购车,为驾驶员上“五险”
出租车“公车公营”月余零投诉
2014年02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停靠在车站等客的出租车。  本报见习记者 梁越 摄
     近日,济阳新增30辆出租车。与以往不同的是,新增车辆采用“公车公营”管理模式:出租车由公司统一采购,与驾驶员签订劳动合同,并为其购买“五险”。驾驶员运营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养老也得到保障。运营一个多月以来,有司机反映,每天缴纳营运收入费用有点高,交上这部分费用后,年后淡季每天仅赚50元。相关部门负责人则称,司机仅仅注重眼前利益,没有看到这种模式下各种风险的降低。
  本报见习记者 梁越 杨擎                
>> 出租车司机每天缴纳190元
  在马年春节到来之际,不少市民发现,几十部“薄荷蓝”出租车穿梭于大街小巷,驾驶员统一着蓝色服装。据了解,这些出租车均由济阳舜达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统一采购,并在全省范围内首次采用“公车公营”管理模式。
  “‘公车公营’指出租车统一由公司采购,其产权与经营权均由公司所有。”济阳县交通运输局出租办主任谢汝军介绍,公司与符合条件的出租车驾驶员签订合同,并为其缴纳“五险”。
  谈及出租车运营模式,谢汝军表示,从车辆磨损、折旧等方面考虑,济阳舜达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要求驾驶员每天缴纳190元营运收入,同时需承担燃料费、车辆维修费,其他税费全部由公司承担。
  为了鼓励驾驶员安全驾驶、爱护车辆、提高服务质量,济阳舜达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还推出政策:7年内安全服务持续达AA以上者,出租车进行更换时,原出租车归其所有。“这样一来,驾驶员更有保障了。”济阳舜达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经理张宝军说。
>> 节后生意冷,司机盼少缴费
  2月18日上午,记者采访多名驾驶员得知,节后出租车生意较春节期间冷清很多。“春节期间,围绕县城跑一圈能接四五个活儿。”出租车司机杨先生说,如今,一条街远远望去没有市民在路口打车,空车而归是很正常的事。
  杨先生称,春节后出租车生意如此惨淡,面对每天要向公司缴纳的190元营运收入,压力相当大。“每天早晨5点起床,一直跑到夜里12点,还跑不上300块钱。”除去缴纳的190元营运收入和燃气费,剩余也就50元。 
  为了节省燃气费,部分出租车驾驶员选择在济阳汽车站蹲点。“汽车站客流量较城区多。”杨先生说,多个出租车司机会排队接活儿。“这样出去跑一圈,不会一个活儿都没有,碰巧还能多接几个活儿。” 
  “现在最期盼公司少收点营运收入费用。”杨先生说,这是不少出租车司机共同的心声。工作时间和月收入不成正比,家里有老人、孩子,月工资低于2000元确实难以养家糊口。“自己的养老倒是有保障了,但年轻时的生活也应该有保障。” 

>> “两权归一”降低司机风险
  针对出租车司机的说法,张宝军表示,司机仅仅注重眼前利益,没有看到“公车公营”模式下各种风险得到有效降低。 
  据了解,出租车行业管理中,普遍是出租车产权归个人所有,经营权归出租车公司所有。“两权分离”模式下容易造成主体责任模糊、出租车个体抗风险能力差等弊端。“‘公车公营’模式实现了‘两权归一',驾驶员风险大大降低。”
  “旧模式下,驾驶员出现交通事故责任由自己承担。”张宝军说,老驾驶员可能会因一次交通事故把自己多年来辛苦挣的钱全部搭进去。如今,驾驶员成为公司的正式员工,发生事故由公司负责,驾驶员在工作时不会产生过多担忧。
  同时,“公车公营”模式也能够降低驾驶员的投资风险。“以往驾驶员需全额购买车辆,一旦出租车市场有所冷淡,公司不允许退车。”张宝军说,新模式下,驾驶员零投入,可随时更换工作。
  据了解,“公车公营”模式前,驾驶员除每月向公司缴纳700元管理费外,服务态度无人管理,从而造成市民许多投诉。“新模式实行以来,公司实行驾驶员统一着装、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工作流程与统一信誉考核管理。”张宝军说,驾驶员素质得到很大提升。据了解,新模式运行一个月来,服务零投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