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柘沟大缸焕发新生
探索工艺制作新形式,非遗项目传承、盈利实现双赢
2014年02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刘静方制作的透砂壶,热水会慢慢透出壶体。
  制作柘沟大缸,拉坯是最重要的一环。
  同学们现场学习捏泥塑。(资料图) 李岩松 摄
   老刘家院里的景观土陶品,早已被预订一空。
     文/图 本报记者 贾凌煜 
通讯员 包庆淼
  泗水柘沟大缸作为非遗项目柘沟土陶的一部分,上世纪80年代进入鼎盛期,随后逐渐走向衰落。如今,匠人们不再死守做大缸,而是衍生出烧制陶瓶等景观艺术品,让土陶产业重新焕发生机。和柘沟大缸一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多呈现此种发展规律,如何实现盈利与传承的双赢,成为急需思考的问题。

鼎盛时期,一年卖出16万个大缸
  “柘沟大缸,由泥巴到成型,需要经过选土、澄泥浆、搓泥条、拉坯、整形、晾干、烧窑等多道工序。”在泗水县柘沟镇柘沟七村,刘静方一边介绍着土陶大缸的历史,一边熟练地操作着拉坯机,粗粗的泥条在老刘手中逐渐缩小,几分钟的时间,一个大缸雏形就跃然眼前。
  刘静方是一位制作土陶大缸的老匠人,1978年初中毕业后回家学习烧陶手艺,至今已经36年,除了会做柘沟大缸,还练就了制作鲁柘砚、茶壶等一身好手艺。柘沟镇是千年古镇,上世纪80年代,柘沟镇以制作土陶大缸闻名省内外。在那个年代,能够进窑厂上工,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
  “最繁荣的时期,整个柘沟镇十几个村拥有200多口窑屋,每年出8次窑,每窑百十个,一年下来平均烧制出16万个大缸,男女老少从业人员多达两三千人。”刘静方说,一个大缸卖三四块钱,而当时普通人每个月工资也不过几十元。因为质量好、做工精细,柘沟大缸最远销售到河南、河北甚至东北三省等地。走南闯北卖大缸,让当地人的性格变得十分开朗,老乡之间也特别团结。

市场萎缩,只剩十几个匠人坚守
  1994年起,柘沟大缸产业开始衰败。一方面因为每家每户都有了十余个大缸,质量好、不易坏,市场趋于饱和;另一方面随着面粉厂的兴建和自来水供应入户,老百姓渐渐不再需要用大缸盛放粮食和水了。
  如今,柘沟七村的人大部分外出到食品厂或建筑工地打工,坚守土陶产业的的不足20人,其中能烧制大缸的更是只有个位数。年前村里又有一位匠人封窑了,老刘听说后十分惋惜。
  老刘兄弟五个,目前只有他还在从事土陶产业。“父亲跟土陶打了一辈子交道,虽然这个产业走向没落,但还是希望能有一人继续坚持下去。”老刘说,在兄弟们中间,自己做得大缸最好,因此决定自己继续坚守,为此他和妻儿也度过了一生中最难熬的阶段。
  老刘说,最困难时,他只能依靠兄弟们的接济以及自己蹬三轮车卖小花盆和其他小物件,从中赚取一些生活费。虽然如此,刘静方和妻子一直谨记父亲的教诲。
  近几年,园林式小区亮相各个城市,没想到这给土陶产业带来了一线生机。“2010年前后,开始有房地产开发商与我联系,询问是否能做土陶景观花瓶、景观茶壶,我尝试烧制了几个后,他们非常满意。”
订单渐增,让土陶产业焕发生机
  现如今,有订单时老刘继续制作土陶,闲暇时则拿出笔思索着画样子,烧制各种不同的大型花瓶、茶壶等景观陶艺品,还有传承千年、雕刻精美的鲁柘砚,这让他的经济收入也发生了根本转变。“去年一年,共有十多万元的景观陶订单。”在老刘眼里,土陶事业仍大有可为,但是需要往精细和养生方面探索。目前他制作的紫砂壶、透砂壶以及利用陶土含有的微量元素烧制的净水壶,销量都还不错。
  虽然土陶产业重新焕发生机,和老刘一样的匠人们却开心不起来。老刘已50岁,是镇上最年轻的土陶匠人,年龄最大的已经70多岁,他们最担心的是制作土陶的手艺断了传承。
  老刘的儿子小斌今年刚18岁,从小就对土陶很感兴趣。在父亲的指导下,现在已经可以单独制作烟灰缸等土陶小物件,有时还在父亲制作鲁柘砚时帮助刻字或雕花。对此老刘很欣慰,但至于今后的道路,还是想等儿子上完大学后再说。
  自成为土陶匠人后,老刘先后教过几名徒弟,可他们都没有坚持下去。“我不收任何学费,只要有人愿意跟我学就行。”老刘满眼期待,无比真诚地对记者说。
非遗项目传承 需与盈利双赢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是散落在民间的艺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近几年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日益萎缩,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只有少数人还在坚守着,他们为非遗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并制定“国家+省+市+县”共4级保护体系,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工作方针,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建立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逐步向市、县扩展。据了解,济宁现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64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400项,还有少部分省级和国家级非遗项目。
  目前,年轻人不愿学习,是非遗保护中最窘迫的问题。“人们从事每一项行当,目的都是要吃饱饭,甚至从中挣钱,如何将非遗传承与盈利结合起来,变得十分重要。”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老技艺要焕发新生,必须保持非遗项目本质内容不变,在表现形式方面进行创新。目前,嘉祥石雕、鲁锦以及曲阜楷木雕等做得比较突出,尤其是楷木雕,借助孔子文化享誉全国,并开始走向世界,在获得更多利润的同时,取得了良好的传承效果。
  此外,部分非遗项目传承人也开始参加世博会和其他一些全国性活动,以及探索走进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中小学校园,让更多人对非遗项目保护耳熟能详。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