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忆韩法轩
□作者周长行
2014年02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法轩走了,再也听不到他那爽朗的笑声。法轩走了,但他并未消失,他把他的业绩和足迹留在人间,留在我们这些老朋友的记忆里。
  韩法轩与“心酒”,在神州大地酿酒企业密布的“银河系”里,曾经宛若蓦然升起的一颗新星,格外引人注目。回首他的人生和事业,九九归一,他向社会奉献的是美酒,而让大众品味的却是“忠心·诚心·孝心·爱心”的正能量。
  一个“心”字,却凝聚了韩法轩几十年的心血和汗水,其根本表现还是他在用“心”做着自己追求的事业。在各领风骚三五年的白酒市场上,唯独韩法轩和他的心酒坚忍不拔、稳扎稳打,一步步走向理想目标。他根据变化了的社会形势和市场形势,适时准确地调整经营策略和文化定位,曾经把市场扩张到东北三省乃至全国,也曾经把广告宣传的走势由向外调整到向内,让本土文化成为主角,让利于当地老百姓。他的种种决策,避免了企业大起大落的通病,为企业赢得了健康发展的机遇,使企业稳步前进,经久不衰,为振兴济宁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心酒”文化和创业历程标志着中国企业家告别了浮躁和幼稚,开始走向理智和用心经营的新时代。
  他以“酒品和人品一样重要”为旗帜,构建了企业“心”、“善”合一的形象。他和他的企业在慈善事业中,几十年一惯制,济危扶难,救助弱势群体,做出了许多闻名全国的慈善义举。“心、善”合一的壮举,赢得了“以心换心”的社会效应,深得广大老百姓的喜爱,为企业长远发展打下了牢固根基。
  韩法轩是创业功臣,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第一批敢为人先的企业家。他有经营智慧,文化头脑,更是一个重情尚义的好朋友。
  我与法轩从相识到永别算起来是23年零3个月。所以能记得如此准确,是因为1990年9月我从部队转业,一切从头干起,临时住在一个空空荡荡的小屋里。万没想到,第一个造访的客人居然是大名鼎鼎的韩法轩。他到访的理由也是出人意外,说看过我一本报告文学集,想来看看作者。更让我和妻子措手不及的是,聊天至饭时,他要在我家吃午饭。这顿饭只凑合了三个菜,甚为尴尬,而法轩却毫不介意,吃得有滋有味。人之结缘,无论理由;肝胆相照,方为朋友。
  我在济宁电视台文艺部工作期间,法轩是第一个与我合作的企业家。我们共同策划了一个名为“声远大舞台”的栏目,意在为他当时的“声远楼”品牌酒宣传造势。他也为电视台的发展给以经常性的关注和支持,曾获“编外台长”的美誉。他尤其热衷参与我的创作活动,由我负责创作的几届鲁南三地市春节晚会,济宁市青年歌手大奖赛等大型活动,都有他积极参与、鼎力相助。他是酿酒专家,也是文学爱好者。有一次,他在外地出差时,偶然看到央视播出的《唢呐大师任同祥》的人物专题片,兴奋不已,他当即给我打电话,说片子拍得大气,解说词写得声情并茂,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想法。我的几部长篇,他都一字不漏的读过,并给以详尽地评述,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让我受益匪浅。尽管我们都忙于自己的事业,依然能每年挤时间聚在一起谈谈创业、学习和对某个艺术品的看法。他对艺术创作中的命意谋篇,用事,修辞,章句,写作的方法等等,也有一套自己的见解,“人品和酒品一样重要”等一系列广告用语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以文会友,以心交友,好朋友理应天长地久。然而,事实无情,噩耗传来,让朋友们无不感到惊愕和心痛。创造了“心酒”事业的韩法轩,在顽强地与病魔斗争了八年后,终于倒下了。社会不会忘记一切有贡献的人,数万人自发地为他送行。法轩走了,但他的精神已经融入“心”酒事业中,依然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一个“心”字忆法轩,有感动,有哀伤,也有思想境界的拓展和升华:方向决定成败,“心”、“善”拥有未来。韩法轩的故事将像他的美酒那样,时间愈久愈芬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