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空档期的年轻人
2014年02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徐波

  近日,同学聚会,为一位恢复高考后成为首批大学生的老同学光荣退休。席间,回首过去,大家感慨颇多。既为时光的匆匆流逝有些许伤感,也夹杂着某种自豪,毕竟,当年的同龄人中尚有一大批因各种原因与大学擦肩而过。
  这批年轻人,大多只是在文革前上小学时接受过良好的基础教育,而到初中时,整个社会就轰轰烈烈了。即使少数人有机会读到高中,整天也是建校舍、养兔子,真没正儿八经读几天书。即使当年的考题现在看起来并不是特别难,但也足使这部分人在考场上晕头转向。若按比例,考上大学的可谓凤毛麟角。
  然而,也是这批生不逢时、正值生命力旺盛期间的年轻人,成为改革开放初期乡村最为活跃的群体。在广阔的齐鲁大地,他们逐渐成为乡村中繁重体力劳动的主力。常年的劳作强壮了他们的身躯,平淡的日子也让他们充分品尝了生活的艰辛,心智也逐渐成熟了许多。笔者当时在原黄县老家的一个小伙子,平时不显山露水、寡言少语,却特爱读书,几本翻烂的数理化课本总是带在身边,终于在不可预期的高考第一年成为“凤毛麟角”,背着行囊进了北京。
  更多的年轻人因无缘被推荐为当时的“工农兵大学生”,而逐渐丧失了读书的兴趣,各自开始了自己梦想的追逐。部分出类拔萃者出息成为当时的大队干部,或被推荐到公社成为“三不脱离”,负责“大养其猪”或蹲点包村等;也有的被当地学校请去当了民办教师;还有些家庭成分低的小伙子顺利参了军,成为当时最令小伙伴们羡慕的人。
  这部分人与当时主流社会密切合拍,算得上是时代的幸运儿。多少年过去了,大部分供职于体制内的人,珍惜稳定的工作,敬业爱岗,有的还成了当地某区域或某领域的负责人;那些当民办教师的后来几乎都转了正,不少人拥有中、高级职称,过着惬意、舒心的日子。
  当然,更多的年轻人一直行走在战天斗地的旅途中,也有属于另辟蹊径的群体。他们虽不同于那些拥有令人羡慕的社会地位和体面工作的同龄人,但也决不能对他们的聪明才智以小觑。这些人有不少成为庄稼地里的行家里手,一些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令人刮目,他们几乎占领了当时胶东半岛乡村中称得上具有技术含量的全部领域,比如操控柴油机、驾驶拖拉机、木工制作、瓦匠建房、成衣缝纫、白铁加工、食品加工……,这是一个心灵手巧的群体,颇受乡人的尊敬,其中不少人后来成为各自拥有一支队伍的企业老板,开工厂、搞建筑、跑运输……可以说,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飞速发展,这批人的推进作用功不可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不论是体制内还是走另类路线的那批看似生不逢时的年轻人,不少在后期岗位转换过程中,通过各自的奋斗,重新拾起了书本,以不同的方式和渠道,读完了本属他们青春期应该读的那些书,并取得了相应的学历,补上了那段高考空档期给他们带来的遗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