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成本太低人行道停车屡禁难绝
委员建言:治理违法停车要多管齐下,加大处罚力度
2014年02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文/本报记者 邱晓宇 片/本报记者 张晓鹏
  人行道被机动车占满的情况在青岛很常见,行人常常被迫走到机动车道,十分危险,不少市民为此叫苦不迭。有政协委员建议,可采取多管齐下的办法治理违法停车,完善人行道管理措施,同时增加违法成本,或许可有效治理机动车违法占道。
人行道被车占满,行人被挤上车行道
  陈先生住在市北区镇江路北仲路段,每天上下班都要走200多米到海信立交桥桥头位置,不过每次行走的过程十分艰难,因为人行道上被机动车占满,他得走到机动车道,穿梭在车流中向前。机动车占满了人行道,人行道上的盲道也成了摆设。陈先生说,他曾经看到有盲人不得不拄着导盲棍走在机动车道上。
  据了解,青岛市内有很多路段的人行道存在违法停车现象,云霄路、闽江路、漳州路、台东八路、南京路、辽宁路、延安一路(红酒街段)、广饶路等繁华路段人行道停车现象尤为严重,这些路段的人行道基本变成了“停车场”。甚至部分道路人行道被人恶意改成停车场,提供违规停车服务。市民吕女士介绍,之前在台东停车的时候,发现一个居民小区旁的人行道被人圈起来,当成停车场,强制向车主收费。
  19日,记者在燕儿岛路、漳州路一带走访发现,虽然燕儿岛路立体停车场已经建成并开始投入使用,但停车数量并不多。一位负责停车场招商的工作人员介绍,燕儿岛路立体停车场停车收费为8元/小时,可能因为价格比较高,所以更多的车主还是把车停在人行道上。
占道违法成本低,车主有恃无恐
  冯先生在山东路上一栋写字楼工作,由于单位没有停车场供员工使用,冯先生每次都停在人行道上,“周边有一些地下停车场车位对外出租,但每月至少要收1000元,超市停车场每小时收费虽然不高,但累积下来也是挺大一笔开销。停在马路边是要被交警罚钱的,停在人行道上要安全多了。”冯先生说。
  停在人行道上就真的“安全”吗?按照青岛目前的规定,人行道划归城管部门管理,对人行道违法停车,仅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依据《交通安全法》、《青岛市城市道路管理条例》执行行政处罚,主要处罚方式是罚款,每次100元。可见,停在人行道上也是有被罚款风险的。不过,让冯先生感觉“安全”的是,虽然几次被城管贴罚单,单子上明确提示“已拍照取证”,但冯先生并未去缴纳罚款,而且车辆年审也没受到任何影响。
  记者就此联系了青岛市城管执法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介绍,因为城管和警察各有系统,车辆在人行道上被城管贴罚单后,违法记录也不会被录入交警部门的系统,影响不到车辆年审。此外,因为城管部门执法缺少强制性措施,在没有车主详细资料的情况下,无法向违法车主执行处罚,因此机动车占用人行道几乎没有违法成本,车主根本不以为意。
委员建言:多管齐下解决违法停车问题
  市政协委员朱广君针对机动车占用人行道一事进行了前期调研、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朱广君介绍,人行道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人车分流,在满足市民安全步行的需求下,保证路面车辆的正常行驶。机动车辆停靠在人行道上时会侵占行人的正常出行空间,行人被迫到机动车道行走,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特别是为盲人出行造成障碍,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朱广君建议,首先应该完善人行道管理措施。建议将人行道违法停车与车辆年审、驾驶证年审结合起来,对违法停车超过一定次数的车辆禁止进行车辆年审和驾驶证年审,如果现行的政策规定无法实现,政府应当适当调整一下部门分工;其次应加强人行道违法停车执法力度、加强执法频率,提高人行道违法停车成本,进而杜绝违法停车现象;最后可以加强停车场建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岛市城市机动车保有量会持续增加,要彻底解决机动车违法占据人行道停车问题,必须要提供足够的停车空间。对于新建设小区,规划部门要强制要求配套建设数量足够的车位,对于已有居民区,要充分利用周边闲置土地,合理规划停车场区,并积极建设立体停车场,在不增加土地使用的情况下提高停车能力。
  针对委员的建议,交警部门答复,因为城管和交警的系统不同,治理在人行道上违法停车与年审挂钩,还需政府出面进行协调。
  ◤在湖南路与浙江路路口,私家车违章停放在人行道上。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