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与国学
2014年02月26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徐宏力
现代青年都有目标,但有高远理想的不那么多。太务实也就太世俗了,缺乏疏朗之气,“诗意的栖息”成了可笑的勾当。
那日在校园里散步,偶逢两位聊天的学生在眉飞色舞地谈论各种品牌的跑车,名字五彩缤纷,让人听着心生忧虑。这是不是杞人忧天?在如今的校园里,很少有读书如此兴奋的学生了,一到考试前,许多孩子都在呆呆地背书,甚至可能是在背老师的讲义,大声重复着一些教条句式,看着这场面,我不胜悲凉。韩寒爱跑车,引领时尚,也用他的书影响着年轻人。郭敬明的文字写进了许多学生心里,粉丝也不少。年轻人喜欢韩郭类作品,就像偏食的孩子爱吃炸薯条,本无大碍,但是把零食当成主食是不是会营养不良?青年引导青年,就像本科教本科一样,也有成功的,但是大势上不能如此,老师与学生是一桶水与一碗水的关系。韩、郭的作品强于宣泄、弱于升华,与年轻人有共鸣,但与年轻人一样修炼得不够深厚,用孔子的标准看就是“文胜质”,形式强,内容弱。水过地皮湿,浸不透庄稼根部。浮云飘过无雨露,微风吹来少花香。我问过学生,你喜欢韩寒什么?他答不出来,只是说,过去喜欢,现在不喜欢了。比我原来想的还要浅淡。大概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想法,也不必介意。
偶像人物并不一定有很深的修养,甚至没有教养。流行从众不从心,重速度,不重深度;重外乐,不重内悦;重高端技术与大型制作,不重高端文化与精英创作。如果任由时尚引领青年,可能带出娱乐的一代、反叛的一代、忧郁的一代、功利的一代、浮躁的一代……我女儿读高中时住校,有一次同宿舍的孩子聊起了刘德华,她问舍友,刘德华是哪个班的?引来哄堂大笑。我听到这件事也笑,由衷地高兴,谢天谢地,她与时尚保持着足够的距离。
现代青年都有目标,但有高远理想的不那么多。太务实也就太世俗了,缺乏疏朗之气,“诗意的栖息”成了可笑的勾当。青年是继往开来的亚文化群体,其价值观发育期与中国转型期同步,社会的不确定性在他们身上痕迹很深,不成熟是必然的。西学影响强烈但趋于表面化,国学影响低迷但又摆脱不掉。焦虑、迷茫、忧郁,甚至咆哮情绪相当明显,少数愤青甚至有网络暴民倾向。有人说,企业学“儒”,有诚信;政府学“道”,少管事;百姓学佛,别激动。这不全对,然而是不是也有点儿道理?
孩子从小就爱玩泥巴沙土,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不明白事理时与大地特别亲近,这可能是暗通事理的游戏,父母不必阻止,接地气是好事。《红楼梦》中说,男人是泥做的,女人是水做的,但不论是泥是水,最后都要回到土里去。青年文化也要接地气,元气在地气中生成,先秦诸子百家建构了华夏文化轴心,回答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身与人心的几乎所有问题,许多观点至今不可背逆。无视通则,生活就会给你眼色看。
我有个研究生姓朱,朱元璋的朱。本科学管理,因为是文学青年就考到了我的名下,没想到我也不专心于李白杜甫了。小朱真心接受了师教,实习期间到企业上岗做了国学讲师,一干就是多年,没来拿学位,你说这种做法对不对?我并不想催他回炉,企业确实需要他在岗,这种认可就足够了,比一纸文凭价值要大。从文学青年到国学青年,他实现了自我超越。我没有鄙薄文学的意思,因为它也在国学之中。
文学求广度,史学求深度,哲学求高度,国学打通了三者,还包容了其他文化内容,为入道者开辟了广阔的修学空间,无论有什么特长,都可以在国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现代社会需要培养致力于文化复兴的青年骨干,在社会变革中变革自己,修炼成榜样公民。我在书院班中想培养国学顽固分子,也不知道这想法能不能实现。
国学的基础是国语。传统社会有经典蒙学读物。《千字文》集中识字,《三字经》、《弟子规》、《颜氏家训》等浓缩了国学精髓内容,通过易于普及的话语系统固定在后代记忆中。现在文化教育重知识、重信息,缺少经典化提炼,再加上意识形态与形式主义的影响,很难产生铸模功能,经济人格乘虚而入,主导了年轻人的成长。有人试图创作“新三字经”,这种想法是不是比结果更重要?确定现代蒙学经典比学术研究更艰难,思想语言的对象化需要过硬功夫,非等闲之辈所能作为,是严肃的基本建设。天上的星星迷人,可我们在地面上,从根上做起,才能培育伸向天空的枝叶。
国学与国文在主流教育体系中已弱化,为了增强文化体质,当代大学生需要补课。从蒙学开始已经来不及了,年轻人脑子不是空的,而是填满了西方价值观念,习惯的看法是,西方的就是现代的,现代的就是正确的,要调整这一真理判断惯性很难。搞青年国学是特别课题,简单笼统地转用书斋成果并不合适。我们不要希望学生激动起来,要引导他们沉静下来。针对青年心结,选择合适古说,发展与补充必要内容,组成完善体系。如果国学青年自己参与建构青年国学,可能更有心得。
(本文作者为青岛大学教授,从事美学与国学研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