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遇到过哪些消费维权烦心事
本报开通3·15维权热线,欢迎大家来倾诉
2014年02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2月25日讯(记者 孙婷婷) “新消法 新权益 新责任”是2014消费维权年主题。3·15消费者权益日即将来临,本报继续征集3·15维权线索,与您一起为消费者维权行动助力。
  本报3·15消费者维权热线开通后,不少热心市民拨打电话吐槽消费过程中遇到的烦心事。是否在消费过程中,因购买的商品价格不高,考虑到投诉价值不大,而选择“算了吧”?是否出现在商家各种介绍宣传下购买的商品,使用时却发现并不符合实际的情况?是否出现屡次跟商家协商,却一直遭到商家拒绝退换商品的情况?3·15消费者权益日即将来临,本报将全方位接受您在消费中遇到的苦恼事,欢迎随时拨打本报热线2600000。
  25日上午10时许,禹城市民董女士拨打本报热线称,她今天准备给孩子热奶,发现以往牛奶盒子印制的是“伊利”,而这一箱印制的是“伊俐”,虽然没有异味,但还是担心牛奶质量,不敢饮用,只能整箱丢掉。
  齐河邵女士在城区一家服饰专卖店花费2889元钱购买了一件羊皮羽绒服,当时,商家一直强调这件羊皮衣服内里是羽绒填充的。由于价格近3000元,邵女士犹豫再三,听店主说内里是羽绒的,才狠下心来买下了这件皮衣。没想到刚穿了两天,由于皮衣不小心刮破,露出了里面的填充物竟然是羽绒棉。这让邵女士气愤不已,她找商家理论,要求退货,却遭到拒绝。
  如果您购买到了假冒伪劣产品,亲历过消费黑幕,或是行业“潜规则”的知情者,希望您能联系本报倾诉。三种联系方式分别为:在给新浪微博@齐鲁晚报今日德州发送私信或给齐鲁晚报官方微信留言、发送邮件至874915315@qq.com或拨打本报新闻热线2600000。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