吆喝半年了,500辆新出租车呢
服务质量考核弄虚作假导致两次招标成废标
2014年02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新出租车迟迟上不了路,手机打车又抢了普通乘客的车,打车越来越难给了黑出租生存空间,不少路过公交站牌的私家车纷纷减速,开窗揽客。      实习生 宋磊 摄
     去年8月份,济南市确定新增500辆出租车,然而,经历两次招标后,半年了,500辆出租车至今却无一上路。记者调查发现,第二次招标或已废标,而屡次废标的症结在于各家公司对出租汽车服务质量考核的质疑。

本报见习记者 万兵                                    
考核弄虚作假,两次竞标都被质疑
  “第一次招标是在去年12月初,有人质疑招标的公平性。”济南某出租车公司工作人员称,其中一家中标的出租车公司被指在2012年的质量信誉考核中弄虚作假,瞒报了一起交通事故。
  “进行服务质量信誉考核的考核小组应该以从交警部门获取的数据为准。”知情人士称,不能仅听出租车公司的汇报。
  此事一出,主管部门立即进行了核实,并对提供虚假材料的出租车公司进行了处理。第一次招标以废标告终。
  废标后,12月26日主管部门举行了第二次开标会。这次强生、联运、黄金三家出租车公司分别获得200、150以及50个出租车新指标,但由出租车公司联合体竞拍的另外100个指标产生流标。
  “联合体部分不符合要求。”知情人士透露。根据招标要求,投标的联合体内最少要有4个企业,但是与第一次开标时的情况一样,有32家出租车公司对其中一家竞标成功的出租车公司提出了质疑,认为该公司在2011年度的服务质量考核中同样存在瞒报交通事故的行为。在质疑声中,联合体最终未能凑足4个企业,导致100个指标流产。

考核不严肃不严格,难以服众
  啥时候进行第三次开标?“等2013年的考核结束后,再做考虑。”济南市客管中心工作人员称。
  2013年度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于17日开始,每天针对两个出租车公司进行考核。“原计划定于3月12日结束。”某出租车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理论上讲,这次考核对之前没能拿到指标的出租车公司来说,是个机会。
  该负责人介绍,在进行2011年和2012年的服务质量信誉考核时,很多公司并没有真正重视起来,在上交材料时也是“报喜不报忧”。考核的公正性很难令人信服。
  而另一家出租车公司的工作人员也称,之前大家对考核并不重视,考核起来也不是很严,但500辆出租车的竞标让所有人都意识到考核的重要性。
  但更多的出租车公司被之前考核中的各种“造假”吓怕。在他们看来,审核不严纵容了部分公司的弄虚作假,在考核工作没有改进的情况下,他们并不愿意参与到这场考核中来。“现在考核是半停滞状态。”不少出租车公司透露,考核人员公信力的严重缺失,导致现在各家公司并不配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