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山师附中的学生在体育课上打篮球。 本报记者 王光营 摄
近日,本报报道了泰安、枣庄两名学生在课间跑步时不幸猝死的消息,引起了社会对中小学生体质的担心。被猝死挑动神经的学校,出于安全考量,宁可选择一些运动量小的项目。学生却因此很难达到锻炼目的,反而为悲剧埋下祸根。最近一次调研显示,我省中小学生耐力、体能下降明显。
27日,从省教育厅了解到,我省将建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平台,定期公布相关数据。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三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评优评先“一票否决”。
本报记者 王光营 李钢 实习生 李雨齐
>>现状:有学校难保障一小时体育活动
学生跑步猝死的消息引起了众多家长对孩子体质下降和体育锻炼安全的担心。
27日下午,记者在省城山师附中体育场看到,上体育课的学生正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篮球、足球练习,有的选择了慢跑等运动。
为提高中小学生体质,我国规定,要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然而,记者走访了省城多所中小学,虽然大都会安排体育锻炼,但还是有学校很难保障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山师附中体卫艺处主任王喜刚表示,与前些年相比,学生的运动量有所下降,学校组织的一般都是以课间操或者中短跑为主,很少组织3000米、5000米的长跑活动。从长期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中长跑耐力下降、引体向上肢体力量欠缺比较严重。
2010年全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显示,与2005年相比,7-12岁斜身引体城市男生平均下降11次;13-18岁中学生耐力跑素质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城乡男生1000米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6.4秒、7.6秒,城乡女生800米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6.6秒、6.9秒。
>>原因:老师担心安全,家长关心成绩
“学生在锻炼中出现意外确实是我们担心的。”看了近日有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猝死的报道,一所学校负责人表示了担心,“现在都是独生子,出一点小问题就是大问题。”因此,不少学校宁可选择一些运动量小的项目。
一位小学体育老师表示,只进行一些轻运动量的活动,很难达到锻炼的目的,但运动量过大,则存在安全隐患。“学校首先得保证学生的安全,只好取消具有潜在危险的项目。”
“平时也会督促孩子锻炼身体,但还是觉得学习成绩更重要。”在山师附小,来接孩子的李萍女士表示,家长都知道身体是根本,但还是希望孩子多学习。
27日,一名初中体育教师对记者表示,在初三、高三年级中,上述情况非常明显。
“为落实1小时体育活动规定,我们采取了许多督导措施。”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现在落实难与大环境也有关,不少家长都认为学生体质无所谓,关键是成绩。
在近日召开的全省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省委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左敏也强调,改善学生体质,除了落实体育活动的有关规定,还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的课业负担。
>>举措:体质连降三年取消学校评优
“为了摸清学生的体质情况,今年将提前一年进行体质调研。”27日,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国家统一安排,我省每5年进行一次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上次是在2010年进行的,但为了摸清学生的体质情况,为改善学生体质提供先决条件,国家将提前一年进行体质调研,收集最新的数据。
“今年,我省还要建一个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平台。”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此前每年一次的学生体质测试数据主要上报国家相关部门,从今年下半年起,我省将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掌握我省学生的体质状况。
“这也将为我们检测各地学校体育工作提供一个标准。”该负责人介绍,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三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和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有了这样的数据,就有了进行相关处罚的依据。”
“我们计划制定山东省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规定将包含师资配置、器材场地等各方面的问题,尤其是针对学生体育活动中可能出现的运动伤害问题,将在规定中作出相应安排。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