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索存骨灰,不办殡祭,将遗体捐赠于医学事业
“老馆长”用行动传递人间大爱
2014年02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孙永昌的家属正在收拾他的房间,墙上贴着他生前写的“厚德载物”“上善若水”。   本报记者 张晓科 摄
     本报记者 汪泷
  “待我死后,将遗体献于医科教学,不索存骨灰,莫办殡祭,悄然处之。”这份遗嘱,是济宁市电教馆首任馆长孙永昌生前所立。这位一生都走在钻研、学习道路上的老教育工作者,25日因癌症离世。随后,家人按其遗嘱未举办葬礼,并于26日一早将遗体捐赠给济宁医学院,眼角膜则由齐鲁医院医生取走。
成为济宁第20位遗体捐赠者
  在孙永昌的家中,儿子孙兵和女儿孙君正在整理老人留下的遗物。见记者后,孙兵拿出父亲去年签署的遗体(角膜)捐赠证书,这是老人去年年底自己乘公交车去红十字会签下的协议。 
  “遗嘱是父亲生前立下的,他受当年周恩来总理把骨灰撒下大海的影响,很早就萌生了要把遗体捐献出去的念头。”孙兵说。25日晚老人在家中安详离世后,孙兵的不少同学、朋友都来家中帮忙,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商量着要如何把葬礼办的风光些,而孙兵则从父亲生前居住的房间里拿出了老人留下的一份遗嘱。
  遗嘱是用一张信纸所写,字迹苍劲有力。“我是唯物主义信徒,不敬畏神灵。行为准则:顺应自然,求简务实……”孙兵告诉记者,当他念完这份遗嘱时,20多位好友全都默然了。“我一位好友感到难以置信,甚至觉得父亲这么做很残忍。”孙兵说。 
  在孙永昌家中,记者没看到灵堂,也未看到任何仪式,甚至连老人的照片都没有摆放出来。26日上午10点半,济宁医学院的车将孙永昌老人的遗体带到学校,并由齐鲁医院的医生取走了其眼角膜。而在这之前,孙兵看了老父亲一眼后就立刻离开了。“我不敢看,不能想象父亲的遗体被推进学校解剖实验室后的情景,但我却必须尊重他的意愿,因为这是他的选择。” 
  记者了解到,当去年年底孙永昌签下遗体捐赠协议时,他是全济宁市第17位这样做的人,而当遗体捐献出去后,市红十字会确定他是全市第20位捐献遗体和角膜的济宁市民。 

一辈子行走在钻研的道路上
  在外人眼中,孙永昌除了是济宁市电教馆第一任馆长外,也是位优秀的家长。1980年只有16岁的女儿孙君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目前在山东大学工作。儿子孙兵前些年全家移民澳大利亚,在那里也拥有自己的事业。 
  谈及父亲,孙君情绪很激动。“十个班级只有两名物理老师,另一名被打成右派后只剩父亲一人,那时他一周要上50多节物理课……”在她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老父亲在汶上一中任物理老师时,时常领着学生前往十几里外的农机厂,手把手教学生“三机一泵”的工作原理。 
  而在孙兵看来,父亲则是一个智商很高,情商却很低的人。他回忆自己上高二时,电教馆里有了日本进口的美能达摄像机,说明书也是英文的,他就帮父亲逐一翻译。孙兵告诉记者,孙永昌就是用他“汉化”来的说明书,研究出了里面的半导体结构,并学会了如何对其进行维修。  
  孙兵告诉记者,之所以作为儿女能克服老父亲所立遗嘱带来的心理障碍,来自于孙永昌生前对他说的一席话:“人死了就是垃圾,扔到野外埋了能当肥料,烧了化成灰则污染环境,捐献出去却是废物利用,这才是上上之选。”也就是这种跟随了一辈子的学术精神,使儿女在学习、工作中都谨遵着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