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推动农村丧事简办新办,一场白事下来
按老“传统”花七万现在只需五千
2014年02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新泰市开展推进移风易俗促进殡葬改革专项治理行动,实行丧事简办,不雇吹鼓手、不穿白大褂,吃饭全是大锅菜,原来一件丧事要花几万元,而现在几千块钱就能办完,减轻了村民精神、身体和经济的负担。目前,新泰全部916个村都成立了红白理事会。
  老风俗“讲究”多
办次白事得花7万

  “殡葬改革后,家人办丧事省了劲,还节省不少钱。”25日下午,新泰市放城镇东石井村党支部书记刘霞说,今年1月4日,她母亲去世,正值新泰市殡葬改革伊始。作为出嫁的闺女,母亲的丧事本轮不到她做主,但她与家人反复做工作,按新出台的实施意见,仪式一切从简。
  “母亲去世算上骨灰盒、火化费、饭钱等,总共花了五千多。”刘霞说,而去年2月份她公公去世时,还是按过去的老风俗办的。“连续三天丧,从外县雇来吹鼓手,准备了110多件白大褂、100多条烟,每桌鸡鱼肉300多块钱,前前后后花了七万多元。”
  青云街道福田社区副主任王军说,以前社区哪家有丧事,亲戚朋友来帮忙,大总理、外柜、内柜等分工明确。要雇人提前挖墓穴,还得好酒好烟地款待,雇吹鼓手至少八九百元。男女老少都得穿白大褂,每人一套,一套30元,一般丧事至少五六十人。
  东石井村红白理事会会长李兆胜今年70岁了,他说,以前操办丧事时,一晚上不睡觉,张罗来多少客人、怎么报丧,只要不出五服的亲戚都要通知到,中间程序太多。而现在轻松多了,只通知直系三代,不雇佣吹鼓手、不拄哀杖、不披麻戴孝,不摆酒席、不三拜九叩。
  李兆胜说,春节前后,村里的4起白公事,都按照丧事简办的模式,村民们都觉得没以前那么累了,也给家里省去了不少钱。
理事会上门帮张罗
不收费还给补助

  26日下午,新泰市青云街道青云社区,村红白理事会成员们正忙着张罗一件白事。“昨天晚上村里有个老人去世,我们理事会7个人义务帮忙,不用死者家属操心。”青云社区党委副书记张峰说,他们不派人登门报丧,而是打电话报丧,只打给老人的直系亲属。在路边停车位上搭建的灵棚,可以拆卸、能随时移动,下次办丧事还能继续用。大白褂、吹鼓手等都取消了,用大锅菜、流水席招待客人,每桌费用也就150块钱。
  “和以往大操大办比起来,现在简办一个丧事最少能节省五千。”张峰说,村里建了专门的公墓,提前挖好墓穴,免费提供骨灰盒、殡仪车、冰柜等,而且村里还给简办丧事的家庭补助三千元。
  村民刘海说,现在殡葬改革后,全是红白理事会的人在免费帮忙,没了吹鼓手和白大褂,自己做酒席,也不给烟,只给个白手巾。就连墓穴,村里也给提前挖好。
  随后,记者来到青云街道福田社区的礼仪堂和公墓。王军说,村里哪家有丧事都可以免费在礼仪堂举行,外面茶棚接待客人,一楼大厅有冰柜,用来放置尸体。二楼配有桌椅板凳和锅碗瓢盆,家属带材料来,礼仪堂的厨房免费给做好,能同时满足12桌就餐。“一切事全都交给理事会,家属只管在里面守孝就行了。”王军说。
不再磕头改鞠躬
不扎纸人纸马

  “丧事大操大办,雇吹鼓手、穿白大褂、安排宴席等程序,让死者家人心累、身体累、经济累。”新泰市民政局负责人说,全市范围开展推进移风易俗促进殡葬改革专项治理行动,不拄哀杖、不披麻戴孝、不扎纸人纸马、不三拜九叩,一律带黑纱、行鞠躬礼,实行丧事简办,同时严格规范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标准,倡导文明祭扫。
  新泰市民政局负责人说,目前,全市21个乡镇街道成立镇移风易俗促进会,916个行政村(社区)全部成立红白理事会,会长由村“两委”干部兼任。清理整治辖区内的风水先生、神汉神婆等搞封建迷信活动的人员。
  新泰市民政局负责人说,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彻底解决丧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问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