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已经“吃撑”了得提前出扩容政策
小学老师王素琴
2014年03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日,全国人大代表、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仇冰玉透露了山东省“单独二孩”政策有望于今年7月前后正式实施。当它离得这么近的时候,你准备好了吗……
  小家庭的问题得解决:夫妻俩达成一致没?老大同意不?老人看孩子能承受不?经济条件允许不?大社会的限制也别忽略:二孩放开后,小宝宝们的医疗、教育资源能否跟上?
  我是济南市一所小学的政教处主任,之前也跟不少同行讨论过“单独二孩”政策。这个政策虽然好,但正式放开后,肯定会对教学资源产生影响,校舍、师资都不一定跟得上。
  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小学每个班不能超过45名学生,但是济南市很多学校已经超过这个标准了,每个班五六十个学生的学校有不少。就拿我们学校来说,今年一年级一个班里有56个学生。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不能不让入学呀!
  最近我们这些学校在整合,一些学校已经取消了,教学资源就更加紧张。“单独二孩”政策放开后,最多有个四年的缓冲期,就会迎来一波生育高峰。希望政府可以尽快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毕竟学校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现在就应该开始规划,特别是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都应该考虑扩容,保障适龄儿童及时入学。 
二孩啊你慢点儿来 医生阿姨承受不来 产科医生 田敬霞
  我是一名产科医生,对山东“单独二孩”的政策要落地有一些担心。因为今年是马年,很多人喜欢生马宝宝,从年初开始,我们就已经很忙了。
  我们产科总共36张病床,最多还能弄十几张加床,不少孕妇想来住但是没地方。孕妇特别多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跟妇科合作,如果他们那边有床位,就住到那边去。等到“单独二孩”政策再放开,病床压力就更大了。现在我们也在跟医院协调,希望能够增加一个产科病房。
  不只是病床少,我们医护人员也在超负荷运转。就拿助产师来说,并不是短期内就能培养出来的,需要积累很多经验,有很强的责任心,还要承担很大的风险。
  总的来说,我觉得这个政策是好事儿,但是建议打算生二孩的夫妇,做好自己的个人规划,不要政策一放开就扎堆生孩子,否则无论是产检、生产还是以后孩子入学都有很大麻烦。 
  本报见习记者 陈晓丽 记者 尹明亮 整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