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黑中介”治标更要治本
2014年03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徐剑锋
  为进一步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打击非法中介行为,自2014年2月26日起,在全市范围内联合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严厉查处取缔黑中介。(《齐鲁晚报》2月25日报道)
  尽管劳动监察等部门对治理“黑中介”也是严要求、细规定,但屡发屡治、久治不止,这中间既有少数求职者贪图方便让“黑中介”有机可乘,也有职能部门日常监管缺位、打击力度不够等原因。
  “黑中介”之所以敢铤而走险,除了逐利外,还有“不怕”的心理在作祟。一方面,求职者为了急于找到工作而上“贼船”,由于实际利益损失不大,且怕麻烦、图省事,而宁做“待宰的羔羊”,“黑中介”摸清了路数,自然就不怕;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因人力、时间、取证等限制,在查处方面往往是“高举轻放”,使得一些“黑中介”心存侥幸。还有一点,处罚上的“睁一眼闭一眼”、“不痛不痒”,也助长了个别中介机构的有恃无恐。
  打击“黑中介”任重道远,必须动真格,形成声势,让非法中介机构为违法行为付出“高成本”。有关执法部门既要零容忍“黑中介”的胡作非为,又要零理由地按上限严惩不贷,从而彻底打掉“黑中介”的嚣张气焰,否则风头一过必将“涛声依旧”。
  更要紧的是,治理“黑中介”还需从源头抓起。非法中介机构的无孔不入,也从一个侧面暴露出政府就业公共服务的短板,改善求职服务才是治本之策。因此,有关部门要积极搭建就业平台,创新公共服务机制,通过定期招聘会、网络发布等途径,为用工单位、求职者构筑双向交流的免费“绿色通道”。试问务工人员求职更快捷便利了,谁还会“黑白不分”地选择非法中介机构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