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帮60余人免费打官司
“讨薪律师”义务为困难人群讨薪、维权,做公益不遗余力
2014年03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刘玉龙律师。 本报记者 张晓鹏 摄
     本报3月4日讯(记者 陈之焕) 很多讨薪的农民工都记得这样一位律师——刘玉龙,无论是讨薪还是维权、法律纠纷,只要是困难人群,刘玉龙总是二话不说把事揽下来,免费帮他们打官司。十年来,刘玉龙免费为60余人打官司。
  今年48岁的刘玉龙是青岛港杰律师事务所的一名律师。因为常常为农民工讨薪拔刀相助,人送绰号“讨薪律师”。4日,记者在宁夏路青牧大厦见到了这位“讨薪律师”,他正在办公室查看一份公益援助的法律案卷。同事称他为“最忙的律师”,因为他每天的工作时间都是早6点到晚9点,一年接案近百起。虽然现在身为律师事务所的负责人,但依旧亲力亲为,很多付不起律师费的困难人群找他打官司,他依旧接下来。
  “当时我到青岛打工一年,春节回家过年都没要到工钱,就是刘律师帮我讨到了工钱。”在青岛打工的工人老王说,当时他身无分文找到了刘玉龙,对方听说了他的情况二话没说就接下来帮他讨薪。讨到薪水后,刘玉龙告诉老王,可以免费为其他工友讨薪。后来,老王身边的工友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刘玉龙帮忙讨薪,刘玉龙爽快地接下案子。
  “其实也没什么,我总觉得有能力就要帮帮他们。”刘玉龙说,他以前做过工人,烧过锅炉,能深深体会困难人群的无奈。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一位老人到找他打官司,一进门就哭,说付不起律师费。老人情绪缓和下来后,刘玉龙了解到,老人在青岛和儿子相依为命,没想到儿子因为交错了朋友被卷入一起刑事案件,虽然不知情,但情节有些严重。在承诺免费帮老人打官司后,刘玉龙一连查了一周的资料,最终为老人的儿子争取到减刑。
  刘玉龙担任过青岛很多大型企业的法律顾问,帮不少大企业解决了一些疑难官司,在业界小有名气,但仍不遗余力地帮助外来务工人员、老人等经济困难的群体免费打官司。从事公益法律援助十年来,他共为60余人免费打官司。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