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雷锋不需要节日当由头
2014年03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李大鹏
  
  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港城的一些公益人士、组织及很多部门都开展了学雷锋活动,一些养老院、福利院也成了学雷锋的集中活动地。选日子做好事,这已成为部分人的学雷锋习惯,做了比不做强,但我们希望做得越来越好。 
  去年,我带领志愿者们去烟台市一家养老院看望老人。工作人员开始有些抗拒,说欢迎志愿者来,但就怕来一次就不来了,老人们会更加失落。每年到了雷锋日,到养老院、福利院学雷锋的人络绎不绝,很多老人在这天得到多次照顾,有时也会被媒体反复拍照采访。这种形式上的雷锋,其实并不符合人们对雷锋精神的解读。
  “扶不扶”在去年一度成了社会的热点,这种平日里身边的事才能看出是自己内心真的善良,还是只到了节日跟风走过场。也许,大家更愿意去一些指定好的场所,对于指定的人做好事,显得安全一些。
  烟台的活雷锋并不少,刘盛兰17年救助贫困学子,自己生活却很清贫;孙茂文多年来为希望工程和村里的公益事业捐赠一百多万元。这些人是将雷锋精神实践在自己的生活中,而并非是因节日而做善事。雷锋精神需要常态化,需要更多的官方和民间组织来引导,尤其是从源头教育上对孩子们合理灌输,父母这样的普通百姓从自身做起也是对孩子的良性引导,一代传一代让雷锋精神得以延续。
  对于学雷锋的形式,社会多元化的今天显得更加包容,对于陈光标这样高调学雷锋的行为,也有不少支持者。学雷锋可以留名,可以得到表扬,甚至得到媒体聚焦,让学雷锋的人感觉到优越感,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队伍中。官方对于见义勇为的物质奖励,也是一种很好的鼓励,不能让雷锋们牺牲自己还吃亏。
  除了学习雷锋纪念日,还有三八妇女节对女性的关注、护士节对护士的关注,这种年年周而复始的节日,不应该被淡化,也不应该被当成集中展示人性温度的节日,而是需要被引导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应体现在“扶不扶”这样随时可能发生在身边的事情中。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