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要发自内心地去做”
“职业雷锋”安立盛现身雷锋馆,“烟台雷锋事迹网”同步上线
2014年03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3月5日讯(记者 王晏坤 通讯员 王晓妮)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忙碌,5日上午,学雷锋日当天,由烟台市公安边防支队与本报联合主办的烟台雷锋事迹展览馆重装开馆,展品、展板全新亮相,百余人前往参观。同时,“烟台雷锋事迹网”同步上线。
  烟台市雷锋事迹展览馆由原址二楼转移到一楼大厅,位置更加显眼。进入展览馆内,展品展板一目了然。烟台市公安边防支队官兵、烟台中大德美学校的学生和市民共百余人参观了重装开展的展览馆。
  当天,一些具有“雷锋情结”的老人也赶到开馆现场,例如“职业雷锋”安立盛、学雷锋个人高洪达等等,他们在现场给参观的市民和学生讲述了不少学雷锋的故事,让很多人深受启发。
  “‘学雷锋到永远,做好事无止境’是我的人生信条,这也影响着我身边的人。”安立盛说,只要有爱心并能坚持,雷锋能做到的,大家都能做到,每个人都可以是“活雷锋”。不要以为自己做了一件好事就好像完成了一项任务,要把做好事变成主动行为,发自内心地去做这些事。
  烟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毕庶礼也参观了展览馆,他说,51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发起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半个世纪以来,传承雷锋精神,已经变成鼓励全社会形成明德惟馨、崇德向善时代新风的动力。
  在烟台雷锋事迹展览馆重装开馆之际,依托实体展览馆,烟台公安边防支队联合烟台大众网共同筹建的烟台“雷锋事迹网”正式开通上线。
  为了办好网站,筹办方精心筹划,并赶赴辽宁张峻老人的家中,拍摄了大量珍贵照片和资料,并参观了雷锋展览馆和雷锋生前所在连队,采访了雷锋生前辅导过的学生,切身感受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烟台‘雷锋事迹网’正式上线,我们传递正能量有了全新的载体和平台,将再次掀起一股烟台军民学雷锋的热潮。”山东省公安边防总队副政治委员李生玉说。
 独有展品介绍 
一个部队挎包 记录时代印记
  在烟台雷锋事迹展览馆内中央位置的玻璃橱窗内,摆放着一部老式海鸥相机、一个部队挎包、一只标有“雷锋部队赠”的修鞋箱和已逝张峻老人的改稿手迹,每件展品都是雷锋馆独有,甚至是全国独有。
  “这个挎包是我1965年入伍参军时部队发的,我一直保存着。上面还有1969年去毛主席故乡参观学习时留下的标记。”看到挎包被摆放在展览馆的显要位置,70岁的高洪达老人高兴地说。
  高洪达说,虽然挎包不是雷锋用过的,但作为那个时代的符号,在学雷锋的热潮下,他曾背着这个包做了很多志愿服务,所以一直特别珍惜,即使坏了也舍不得扔。当得知烟台要建雷锋展览馆时,他和老伴约定,一定要将他的“藏品”捐赠给烟台雷锋事迹展览馆,让更多人看到雷锋那个时代的印记。
一只修鞋箱 留住众人脚步
  在橱柜面前,很多参观者被标有“雷锋部队赠”的修鞋箱吸引住了,这只修鞋箱是“职业雷锋”刘光建去年捐给展览馆的,也是他用的时间最久的一只箱子。
  “我们都学过这个故事,雷锋在部队时,曾多次到街上帮人免费擦鞋,也是用的这种擦鞋箱,虽然在书上看过,但看实物还是挺好奇的。”中大德美小学生隋海毅说。
  部分烟台市公安边防支队的新战士对此也都很好奇,他们透过玻璃橱窗仔细地看着展品,久久没有离开。
本报记者 王晏坤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