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翁助学已达十五载
已先后资助3名寒门学子完成学业
2014年03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贾晓雪 白雪岩
本报通讯员 万照广 李伟



  “儿女也都成家了,我的墓地都选好了,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事情了,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我留着钱也没什么用,我打算在有生之年把助学进行下去。”薛城八旬老人王祥九给自己这样打算。
“捐助学生,直到毕业!”
  今年84岁的王祥九,是薛城区邹坞镇西邹坞村一位普通农村老人,十五年前,“捐助一个学生直到毕业”的承诺,成了他晚年的最大精神寄托。截至目前,他累计捐资50000余元,先后资助3名困难学子完成学业,走上工作岗位,还有一名他资助的学生正在读大二。
  熟悉王老的人都知道,王祥九一生命运多舛经历了多半辈子的风风雨雨,王老深知生活的艰辛和苦难。1999年,他手头上渐渐有了一些积蓄,生活相对宽裕了不少。那一年,他所在村有个13岁的女孩王岩,父亡故,母改嫁,跟着80多岁的奶奶生活,考上枣庄五中交不上学杂费。当时,王老二话没说,拿出200元现金交给了王岩。并向陪同前来的镇老龄委主任曹召福郑重承诺:“从今后,一次捐助一个学生,直到毕业!”他是这样说的,也是坚持这样做的。十五年来,经他资助的学生无一中途辍学,而他从自己捉襟见肘的离休费中先后无偿捐献了51200元。
  “那是2012年夏天,80多岁的王老师来俺家了,询问了俺大闺女李玲恩的成绩,当场给俺3000块钱的助学金,并保证俺孩子上到大学毕业,这不,年年给俺送学费来。王老师真是好人哪!”北安阳村民赵兴香丈夫因病致下身瘫痪,家里有两个女儿,自己在砖厂打点零工,挣不够老大上大学的学费。说起王老师对她家的资助,赵兴香感动地抹起了眼泪。
“如果老王走了,俺会接着做!”
  “王爷爷,我大学毕业了,刚刚在当地一家外贸公司找到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真是谢谢您了,我以后挣钱一定好好孝顺您!”电话中的女孩名叫孙丽,是庄头村一名贫困农村女孩,2009年考上山东理工大学,因家里三个学生都上学,家庭情况又不好。王祥九考察她的家庭情况后,决定对她进行每学期3000元的资助,一直到她走上工作岗位。
  “这个大学生叫王楠,2008年湖南师范大学毕业,也是我资助的,这孩子是个当老师的好苗子,现在还真留校当老师了,年年来看我……”2月28日,农历正月份最后一天。翻着厚厚的、已经磨破边的那本老影集,王祥九如数家珍,不停地念叨着。
  “孩子考上大学但是又没钱上,确实不容易,我每个月还有退休金,平时开销也不大,这几个孩子每到过年过节的时候都会来看我,现在都有出息了,我也感到特别欣慰、光荣和有成就感。”王祥九说。
  “要是有一天老王比俺先‘走’了,只要他给人家说好的没做完的事,俺也会接着做的!”面对记者,王祥九80岁的老伴张凤英如此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