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山之韵
2014年03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黄广华 胡祥东 通讯员 骆永强 刘强

  2日(农历二月二),峄山景区门前广场上,“邾文公”用草木灰围仓囤,祈求五谷丰登,再现春龙庙会“填仓”祈福大典。当日,2014峄山二月二春龙庙会填仓祈福暨美食嘉年华活动隆重开幕。戏曲名角们还为游客献上《墙头记》等原汁原味的好戏。今年的庙会更加注重民俗文化,同时还将传统民俗与现代娱乐结合,打造景区新看点。

A 重现“填仓”祈福大典
  2日(农历二月二),景区门前广场上,“邾文公”用草木灰围仓囤,祈求五谷丰登。在围仓囤过程中,还念念有词地说着,“二月二敲门枕,金子银子往家滚;二月二,撒青灰,蝎子蚯蚓死成堆……”类似的吉祥话。
  2000多年前,邾文公在二月二这天,迁都于峄山之阳,并举行了隆重的祭拜仪式——“填仓”祈福大典,为黎民百姓祈福。
  至今,峄山当地仍然传承着这种习俗。附近的村民,在这一天会起个大早,在太阳升起前,在院子里和门前围仓囤。东沟村村民王大井介绍,仓囤围得越圆、越多、越清楚越好,象征着粮食丰收。
  看着春龙庙会“填仓”祈福大典,来峄山赶庙会的王先生感觉很新鲜,“这样内容丰富的庙会还是第一次赶,有看头,还学到了不少民俗。”王先生说,他准备玩两天再走。   今年的美食娱乐嘉年华也成为本次庙会一大亮点。海盗船、飞天环车、飞行塔等大小娱乐设施转个不停。同时,铁板鱿鱼、狗不理包子、台湾臭豆腐等地方特色小吃,让不少“吃货”游客驻足。

B 民俗、娱乐均有看点
  峄山景区管委会的吴本军介绍,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庙会主打民俗文化牌,还将传统民俗与现代娱乐结合,打造景区新看点。
  “庙会已从物质交流会演变成民俗狂欢周。在生产、生活资料匮乏的年代,峄山周边的群众来会上购买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同时祈福纳祥,求一年风调雨顺。现在人们的腰包鼓了,消费玩乐成了庙会的主题。好玩、好吃、好看的娱乐项目成为主角,贴近百姓,服务群众成了庙会主旋律。”吴本军说。
  近几年,在庙会、以及景区建设上,景区更加注重传统民俗与现代娱乐相结合,挖掘当地民俗。“面对精彩的庙会,游客们就会流连忘返,玩转峄山一天时间已经不够用。”吴本军称。

C 倾力打造5A级景区
  近年来,峄山景区全面实施“突破峄山”发展战略,景区开发和大遗址保护融合发展,统筹推进“山、城、园”三大板块一体化开发。
  今年峄山景区进一步完善山上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其中,7月份完成科普木栈道,11月份基本完成生态游步道建设。在遗址恢复和景点提升的基础上,将完成单房、王母殿等白云宫片区遗址恢复建设,拓展提升南天门和实施东宫片区遗址恢复和盘龙洞、春秋书院等景点。
  还将启动索道改造提升工程,五华馆招商,以及策划“登峄山、留墨宝、名千年”活动。
  今年还将实施邾国故城城墙保护展示工程。按照《邾国故城城墙抢救性保护方案》,完成东城墙保护展示施工设计,启动工程建设。实施并完成东城墙外两个城门节点的展示工程。
  峄山景区管委会将围绕景区开发建设这一主线,突出大生态、大文化、大峄山三大重点,夯实规划提升、文化挖掘、游览空间拓展和自然生态四大基础,着力打造全国知名、省内著名的5A级旅游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