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财政投入撬动社会资金不断加大
特困家庭救助基金达到1200万
2014年03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无棣县特困家庭救助基金发放仪式。 (资料图)
     “好事都让俺赶上了,起先是享受新农合、大病保险等政策,现在县里又设立特困家庭救助基金,一共给俺补助了11万多,真是救了我的命啊!”说起无棣县设立特困家庭救助基金,小泊头镇南高村村民、现年47岁的卢树仙非常激动。

  文/片 本报记者 朱伟健 本报通讯员 徐志磊 马荣振
  特困家庭再救助
多了一张“保障网”

  去年春天,卢树仙时常感觉腹部疼痛,住进镇卫生院治疗后却总是时好时犯。医生善意地提醒她到大医院查查,于是卢树仙到山东省肿瘤医院,结果确诊为肺癌卵巢癌转移。在家人的百般劝说下,卢树仙狠狠心选择了住院治疗,短短一年时间就花掉了近16万元。正当卢树仙陷入因病致贫的绝望中时,无棣县的一项创新救助机制,让她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2013年8月,无棣县在全国率先设立特困家庭救助基金,对特困家庭在享受各类保险、救助政策之后,再进行专项救助,全面保障特困家庭的基本生活。根据新农合、大病保险政策,卢树仙报销了10多万元的医疗费用后,又递交了特困家庭救助基金申请,很快就获得了9000元的特困救助金,解了燃眉之急。
  “近年来,低保、新农合等保障制度不断提标扩面。但是,我们发现,少数家庭由于大病、天灾、事故等原因致贫、返贫,在落实各类保险、救助政策后,基本生活仍然难以为继。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呢?我们的做法是,设立特困家庭救助基金,对其进行再救助。”无棣县委书记李恩波说。
撬动社会资金投入
小财政办出大民生

  据了解,民生工作量大面广,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缺乏投入资金往往是最大的制约瓶颈。无棣县在开展特困家庭救助的过程中,延续了之前成为全国六个校车试点县市、在山东省率先实现乡镇卫生院住院“全报销”等民生工作中的一贯思路,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导向作用,用200万元的财政资金撬动了1200万元的社会资金,实现了小财政办出大民生的良好效果。
  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该县筹集设立原始基金。县财政出资200万元,并建立每年递增100万元的制度,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在圆满完成“关爱五保老人三年集中行动”后,将无棣乡贤发起设立的贻成基金结余的500万元全部划转到特困家庭救助基金。与“慈心一日捐”等慈善工作相结合,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开展对特困家庭的定向捐助活动,筹集资金500万元。众人拾柴火焰高。目前,特困家庭救助基金规模已达1200万元。随着财政投入的不断加大和社会各界的深度参与,到2016年初,基金规模将达到2000万元,并确保以后每年初保持在2000万元以上。
设立救助对象评委会
发放给最需要的人

  据介绍,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特困家庭救助基金管理使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将救助对象设定为因大病、天灾、事故、上学等原因致使家庭支出大、负债多,在落实各类保险、救助政策后,基本生活仍然难以为继的群众。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救助,根据每个特困家庭在享受各类保险、救助政策后,与维持基本生活水平相差部分予以救助。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在享受各类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后,自负合规医疗费用在3万元以上、基本生活难以为继的,超出3万元部分,分别按3000元、超出部分的30%-60%等不同标准救助;因遭受重大人身意外伤害、突发性灾害及学生入学缴纳学费导致基本生活难以为继的,视情一次性救助2000-20000元;特困家庭享受城乡低保后,人均基本生活费仍低于每天10元的,补助至10元以上。
  为确保基金真正用到特困家庭身上,该县设立救助对象评委会,专门负责救助对象和救助标准评审工作,全程公开透明操作。救助资金发放后,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调查回访,建立特困家庭救助档案。如救助对象获得救助后,又遭遇特殊情况,可及时提高救助标准,确保维持其基本生活水平。
  首批救助对象自2013年9月份开始评审,截至目前,共为三批25户特困家庭发放救助金51.8万元,包括重大疾病致贫24户、车祸灾害1户。同时,全面启动了后续的调查回访,被救助对象的基本生活均得到了有效保障,满意度达100%。目前,第四批特困救助家庭的申报工作正在进行中。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