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张志勇、郝翠娟做客本报北京演播室谈教育改革
校长脱官帽今年将扩大试点
2014年03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1日,全国人大代表张志勇(中)、郝翠娟(右)做客本报北京演播室。       本报记者 王媛 摄
  ◤扫描左侧二维码,可观看本次访谈视频。
     11日上午,齐鲁晚报2014全国两会北京报道中心演播室迎来两位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和烟台二中教导处副主任郝翠娟。
  教育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接下来该如何改?中小学校长去行政化改革,今年有哪些做法?高考、中考又将有哪些改革?访谈中,两位代表对这些热点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本报记者 王富晓 马云云 3月11日发自北京       
【谈招生变革】 高中招生不光看文化课分数
  在高考改革中,推进招生制度改革是重中之重。张志勇提到,我省将按照国家要求,在今年及时公布我省的高考改革方案。
  “我们还要进一步推进和完善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为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奠定基础。”张志勇说,在高中招生改革过程中,教育主管部门要给学校更多自主权,探索多元录取模式,不能光看文化课分数,还要看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及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等。
  张志勇认为,从全社会来看,评价一所学校好不好,标准通常很片面单一,那就是升学率。“其实,我们应该看教育投入产出约束指标。比如,达到同样的教育质量,有的学校用5个小时,有的用10个小时,这种投入产出比的差别是很大的。”张志勇认为,关键是要引导学校走规范办学、尊重规律、依靠科学、改革创新、自主发展的办学之路。
  张志勇说,要对学校的评价指标进行改革,“必须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社会实践能力的培育,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来全面衡量一所学校的好坏。”
  郝翠娟也说,只要每个高中能够办出自己的特色,在将来的评价体系中,就能吸引适合自己学校定位的学生。“这样一来,教育的均衡化才能慢慢实现。”
【谈立德树人】 启动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
  目前,很多学校围绕着升学率这一主题大做文章,繁重的文化课、作业和考试成为压在孩子们身上的“三座大山”,普遍缺乏做人这堂课的修炼。
  “有的单位招聘了大学生,没干几天就不想干了,说走就走,既不跟公司说,也不跟家长说,这样的学生,是不是学会了做人呢?”张志勇感慨,很多大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后,究竟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不再向家里要钱?
  “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缺失,为以后的社会生活、工作留下隐患。如果学生没有培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健身习惯,那会额外加重社会保障体系的负担。”张志勇说。
  从教十余年的郝翠娟也对现在的教育有着深刻的认识。“我觉得现在的教育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单纯的分数至上阶段,到全社会对孩子倾注爱的阶段,目前的阶段就是专注于做人的教育,为了学生的综合发展,让他们在社会上快乐成长,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价值。”
  据悉,我省今年将启动《山东省学生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教育全过程。
【谈去行政化】 校长去行政化后要保障待遇
  学校去行政化,潍坊市走在了改革前列。之后,青岛也进行了试点。
  张志勇介绍,在潍坊、青岛试点中小学校长去行政化的基础上,今年我省将继续选多个市进行试点,进一步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潍坊和青岛的改革提高了校长的专业化水平,他们都能够按照教育规律办学,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张志勇谈到,在试点过程中发现,要想进一步推进这项工作,需要用制度去化解校长的担忧:原来校长有行政级别时自己跑钱跑人,去行政化后就需要政府对人、财、物提供保障,让校长不用操心,只扮演专业、职业校长的角色,待遇上也要有保障。
  没了行政级别,郝翠娟同样担心学校和校长的利益会受到影响。对此,张志勇解释说,校长虽然没有了行政级别,但是校长实行的是职级制,不同职级有不同的待遇。“同时,潍坊的改革实践经验告诉我们,需要出台配套制度,保证职级制改革之后,校长与教育行政岗位之间的通道还是畅通的。”
  张志勇强调,中小学校长去行政化的本质是要推进中小学校长的专业化,让真正懂教育的人办学。
【谈就业环境】 招聘动辄要求“985”是严重浪费
  张志勇说,从目前的教育大环境来看,职业教育总体上仍然比较薄弱,很多人愿意上普通高中,却不愿意上职业高中,就是因为目前的就业制度、人事制度、工资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还不是以能力为本位,而是以学历为本位。
  以一个普通的文印岗为例,从岗位要求来看,一个普通的中专生就能胜任。不过,这样的岗位如果招来的是本科生、硕士生,那对应的工资就不一样。“因为现在的工资制度是与学历挂钩的,如果实行的是岗位工资制度,不管什么学历的人来应聘,工资待遇都是一样的,那就不会出现类似的学历浪费。当然,这需要社会的全方位配套改革。”张志勇说。
  对这一现象,烟台二中的郝翠娟也颇有感触。“之前看到一个基层岗位的招聘启事,在招聘条件中提到应聘者必须是985、211大学的毕业生,还要担任过学生会主席、是党员、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英语过六级……这样的岗位真的需要这样的人才吗?我感觉是一种严重的浪费。”
【谈职业教育】 今年开放60个专业推进“职升本”
  按照省教育厅的工作规划,今年,我省将进一步推进“3+2”、“3+4”贯通培养试点工作,开展60个本科专业重点建设项目。
  “我建议启动综合高中‘2+1’改革。”张志勇说,在普通高中,前两年基本学完文化课课程,一部分学生文化课学习成绩不高、动手操作能力又特别强的学生,不妨去学习一些技术类课程,也希望高中能够开设类似的技能课程,或者通过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合作办学,让这批学生早日接触到技能教育,为以后升入职业院校打下良好的基础。
  张志勇的提议也得到了郝翠娟的赞同。她说,现在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与其在高三承受如此大的学业压力,不妨及早接触技能教育,通过春季高考或者其他培养模式升入大学。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