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少年的父母追悔莫及
“早知这样我们就不去打工了”
2014年03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济南3月11日讯(记者 路帅) “早知这样,我们就不出去打工了,现在说什么也晚了。”10日,在济宁市嘉祥县人民医院,小洋的妈妈张丽仍无法接受儿子死亡的现实,这两天她几乎没有吃饭。
  小洋的父母一直在青岛打工,平时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回家团聚。这个孩子从小跟着奶奶长大。“家里两个孩子,都是跟奶奶生活,小女儿才一岁多,在外打工又不能带着他们。”小洋的爸爸陈军右腿残疾,一直在青岛开三轮车载客赚钱。他介绍称,当天参与聚餐喝酒的其他八名初中生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不在身边。
  “小洋性格非常内向,什么话都在心里憋着,问他一些事,他都会说不用你管。”小洋的姑父回忆说,当天小洋骑着摩托三轮来家里,走的时候只说回家,根本不知道是去了同学小亮家喝酒,小洋还带去了三瓶白酒,一只烧鸡。“当天孩子醉酒后,先是送到村诊所,治不了又去了乡医院,打了半瓶吊瓶发现不对劲才送到县里。”姑父叹了一口气,侄子学习很好,他本来还盘算着侄子今年能考个好高中。
  小亮的父亲姜卫军很愧疚。“昨天晚上,儿子打电话告诉我家里喝酒出事了,我和媳妇连夜开车从青岛往回赶,10日凌晨4点回的家。”姜卫军介绍,他和妻子一直在外做修补房顶的工作,家里只有老母亲和两个未成年的儿子,当天孩子谎称回新家煮方便面,才惹了祸。
  在彭官屯姜卫军家中,9名初中生聚餐的餐桌已经收拾干净。由于无法接受同学死亡的现实,15岁的小亮今天没去上学。“年前大家就想聚聚,正好趁周天不上学,9个同学本想喝喝酒、聊聊天……”小亮一直低着头。“7瓶白酒是过年走亲戚剩下的,其中三瓶是小洋拿来的,当天喝酒很急,半小时就把7瓶白酒喝完了,小洋喝得最多,一次性纸杯喝下去了三四杯。”小亮回忆说喝完后小洋便嚷着进屋睡一会儿,然后就吐了,几个同学赶紧把他送到了村里诊所,后转到镇医院打吊瓶。
  “我们村里有400多户,几乎每家的中年人都在外打工,孩子交给老人照顾。”姜卫军介绍,现在孩子正处于叛逆期,每次他都会在电话里叮嘱儿子很多遍,但是孩子依旧我行我素。(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