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堵兼顾,一年驯服“野”三轮
菏泽城区交通秩序综合整治让多方受益
2014年03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交通综合整治前,非法载客的三轮车常常堵塞菏泽城区的道路。本报记者 邓兴宇 摄
  经过整治,城区交通变得顺畅了。图为执法人员检查保留的三轮车证、牌是否一致。   本报记者 王保珠 摄
   本报记者 王保珠     
  近年来,菏泽城区三轮车非法载客、违法经营、乱停乱放、占道行驶、争道抢行、无视交通信号灯等违规现象严重,危害到菏泽城市交通安全、损害城市形象。
  2013年3月18日,菏泽城区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工作拉开序幕,交通、交警、城管、公安、信访、民政、残联等十多个部门联合成立工作小组,各司其职,形成合力,有疏有堵,取得显著效果。近日,菏泽交通部门又出台《菏泽城区交通秩序长效管理工作方案》,防止反弹。

路通畅了,公交车跑得快了
  “不少三轮车根本不看红绿灯,乱闯乱停乱放,安全隐患非常大。”菏泽城区1路公交车司机周传河说起原来非法营运的三轮车,仍记忆犹新。
  周传河说,平时在路上看到最多的就是非机动三轮车违章驾驶,有空就钻,“公交车最忌讳急刹车,可有时遇到红灯停车时,突然前面冒出一辆三轮,只能急刹。非法营运的三轮严重影响了交通,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周传河介绍,以前满街都是非法载客的三轮,公交车从西客站到汽配城,整个路程要行驶一个多小时。现在三轮车少了,道路畅通了,堵车的情况明显减少,能省20分钟。
  路上不堵了,车站、医院门口的三轮也少了。在综合整治之前,菏泽市立医院门前的三轮车成灾,甚至生命通道都被堵住。菏泽市立医院保卫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整治三轮车之前,医院门口停放的三轮车占去1/3道路,三轮车在此候客不动,基本上天天堵车,短则半个小时,长则一个多小时,“现在基本上没有堵车现象发生,急救车辆进出非常快速,对于等待急救的患者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对生命的安全保障。”

不拉客了,政府帮车主找出路谋职业
  “当地居委会帮我们办理了营业执照,从事蛋糕店生意。”菏泽牡丹区西城办事处南华社区居民郑秀花说,开三轮车非法拉客,也不是长久的办法。
  菏泽开发区丹阳办事处庞楼社区70岁的居民吕法全在社区人员帮助下,已拿到工商营业执照,他的机电维修小店即将营业。他从事三轮车载客营运已十多年,此次主动放弃营运三轮车,主要是帮扶政策和社区居委会大力扶持让他看到出路。
  吕法全告诉本报记者,他去年还收到政府部门给予的5000元创业基金,“我有残疾,开车拉客存在很大安全隐患,现在感到很知足。”
  为安置停止营运的三轮车主,菏泽市开发一般性就业岗位4000个、公益性岗位200个。截至目前,1638名三轮车主实现了转岗安置,占总数的100%。市残联出台了免费培训和创业补助政策,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每人给予5000元创业补助金。
  部分残疾人与低保户被允许继续营运到2014年底。主要是因为他们中很多人没有一技之长,家庭条件不好,给他们一年过渡期学习技能、寻找出路。

防止反弹,制定长效管理机制
  据了解,为确保菏泽城区交通秩序综合整治顺利完成,菏泽成立了城区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打破了原来各个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在综合治理当中部门责任分明、责任到人。
  近日,菏泽交通部门又出台《菏泽城区交通秩序长效管理工作方案》,成立城区交通秩序长效管理工作联合领导小组,进一步强化管理,依法治理三(四)轮车及其他车辆非法营运,维护良好的城市客运秩序,有效巩固菏泽城区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工作成果。
  “城区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工作,首先是一项民生工程,单靠哪一个部门很难完成。”菏泽交通运输管理局运管处副主任王德武说,此次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经验总结起来就是领导重视、治理方法接地气、基层管理得当。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