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智力?早教机变“保姆机”
专家:早教机代替不了家庭互动
2014年03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见习记者 万兵 实习生 刘华锋            
  不少父母现在越来越在意学前对孩子的大脑进行开发,早教机成了很多父母的首选。然而业内人士认为,早教很重要,但单纯依靠早教机代替不了亲子之间的直接交流。

  早教机好不好,
家长们各有说法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市民梁女士的儿子今年3岁了,是个很典型的学龄前儿童。但梁女士通过一些育儿资料了解到,0-6岁是宝宝脑部发育和性格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她开始关注起早教来。“同事的孩子有的用早教机,觉得还不错。内容丰富,孩子在家就能用。”梁女士说,不管作用到底有多大,总比孩子整天看电视强。
  和刘女士有同样想法的家长还有很多。记者在省城某大型超市的入口处,看到小小的一张桌子前坐满了家长和孩子。在父母的指导下,几个孩子非常投入地操作着早教机。
  “早教机是针对0-8岁的学前儿童来使用的。”销售人员高女士向记者介绍,它可以帮助孩子快乐地学习知识,把娱乐、知识融为一体。高女士称,里面含有国学经典、益智游戏、数学知识、英语认知等方面的内容,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去开发智力。
  但也有不少家长并不觉得早教机的效果像宣传得那么好。“对孩子的作用没有宣传得那么大,”市民李先生曾经给孩子买了一个早教机,可是用了两三年就坏了,以后也没再用。
专家:
别把孩子完全交给机器

  山东女子学院长期研究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姬彦红则表示,早教机提供了一种新的形式让孩子学习知识,它凭借丰富的画面和新颖的形式来吸引孩子,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并不像宣传得那么大。另外,长时间玩早教机对孩子的眼睛也会造成伤害。单纯依赖早教机,孩子是在和机器互动,少了一分交流,虽然有一定的娱乐性,但亲子感情不会那么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