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门
2014年03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文/画 张国华 
  齐鲁大学旧址位于济南文化西路44号,现为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但在20世纪初,齐大与山大却是两所相互独立的大学,前者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教会大学,曾作为“华北第一学府”与燕京大学齐名,有“南齐北燕”之称。虽然“齐鲁大学”的名称早已经不在,但占地800余亩、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包括原齐鲁大学主校园、齐鲁大学医院和广智院三个院落近四十座建筑,如今大多都完好保存,堪称济南近现代建筑博物馆,2006年被列为山东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从今日起,本版推出“画说济南”之“寻踪齐鲁大学”系列。
  从文化西路走过,路南耸立着一座具有中国传统造型的三间三叠式牌楼,坐南朝北,颇为引人注目。门楣正面匾额上楷书黑底金字“山东大学”,背面由时任山东省教育厅厅长、后兼山东大学校长、清末状元王寿彭书写的“校友门”三字毫发未损。它就是原齐鲁大学校友门,是1924年千名校友为庆祝建校六十周年捐资两千银元修建的,故此命名。
  齐鲁大学悠久的历史源于19世纪在山东半岛传教的两个教会。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于1864年在登州城(蓬莱)观音庙办的一座私塾,后来名为“文会馆”,是中国境内第一所现代高等教育机构,也是齐鲁大学的重要萌芽和发端;英国浸礼会于1884年在青州创办了一所广德书院;义和团运动后,两个教会决定合办大学,成立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即“广文学堂”。1904年,广文学堂校址迁至潍坊东郊的乐道院,与青州的神学堂、济南的共合医道学堂并列,分别为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的文、理、神学、医学四科。1908年,英国传教士卜道成在济南老城区西南南圩子外购置土地545亩,开始筹建大学。1917年,三个学堂整合到济南,结束了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四科三地”的局面,正式定名为齐鲁大学。
  校友门见证并记录了齐大历史嬗变,正门匾额的校名几经更迭,从“齐鲁大学”、“山东医学院”、“山东医科大学”到今天的“山东大学”。很早就打算画说这所大学,不全是因为它拥有的老建筑,而是这所大学以治病救人为济世善举的初衷,客观上缓解了山东乡村和边远地区缺医少药的状况,推动了西方近代先进的医疗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培养了国人的公共卫生意识,促进了中国社会风俗的改良,确实是一项有利民生的慈善事业。一个世纪以来,这所大学为山东乃至全国医疗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拯救的生命,也远非我几千文字几张画所能表达的。
  如今的北门拓宽不少,漫长的历史积淀使校友门成为这所大学的标志建筑,不时有风华正茂的学子匆匆走过。不知他们是否了解这百年校园的历史,又是否知晓从这儿走出的那些灿若星河的名人名家。牌楼下曾簇拥着多少飞扬的青春定格在黑白胶片中?“尔将识真理,真理必释尔”,那当年的校训又激励了多少青春学子,走上济世救人的道路?隔着喧嚣的马路,凝望校友门,它依旧在默默守望着面前的这座城,又庇护着身后这处校院,走向百年的时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