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再苦,也要孩子上好学”
残疾工人丛健回报社会,每月捐一百元助学
2014年03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今年年初,社区工作人员为丛健(右)送去米面,进行慰问。 (资料片)
     今年37岁的丛健是威高集团辅助车间的一名工人。因为一场车祸,他的右臂丧失了功能,离异后独自抚养儿子。虽然生活清苦,但他从来不放弃希望,每月还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拿出100元资助和儿子同龄的小雨(化名)上学。他说,别人曾帮助过他,他也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回报社会。
>>车祸加离异,残联帮找工作
  4日,记者在环翠区南山社区见到了刚从医院治疗回来的丛健,他黝黑的脸庞上笑意暖暖。
  在和丛健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今年37岁的他可以说是命途多舛。
  1997年,年轻的他不幸遭遇一场车祸,经过治疗,身体其他部位基本康复,但右臂却失去了所有功能。从此以后,所有的活动他都是靠左胳膊、左手来完成。
  本以为生活还可以平静的过下去,但4年前和妻子离异后,他开始了独自抚养儿子的生活。为了生活,他做过很多工作,最后在残联的帮助下,来到威高集团辅助车间。虽然每个月的工资不是很多,但欣慰的是,他总算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生活再难,每月汇款100元助学
  丛健的儿子上四年级,现在他和儿子搬来和老母亲一起住,相互也有个照应。因为单位离家远,每天早上6点半他就要出门坐班车上班,晚上才能回家和儿子聚一聚。
  现在丛健每个月的工资只有1400元左右,为了让孩子上好学,除了日常开销,家里都是精打细算。一家人虽然过得清苦,但也其乐融融。前几年,考虑到丛健家中的情况,社区曾经对他进行帮助,这让丛健一直很感恩,希望有机会能回报社会,尽自己的一点心意。
  2012年底,在朋友的介绍下,他认识了和儿子同龄的单亲家庭孩子小雨。小雨和妈妈住在经区南曲阜附近,生活也比较清苦。得知这一情况后,丛健决定每个月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拿出100元给小雨,希望能让他上好学,过年的时候还会加100,算是压岁钱。对于这个好心的叔叔,小雨和妈妈一直很感激,但丛健觉得自己其实也没帮上什么忙。

>>再次遭遇车祸,但助学款不能停
  3月2日,丛健在医院打完吊瓶后,忍着疼痛来到银行,按时给小雨汇去了100元助学款。
  原来,2月份,丛健再次遭遇车祸。虽然身体其他部位没有大碍,但是他右胳膊的伤势再次复发,治病需要的费用也不少。为了省钱,丛健每天上午去医院打吊瓶,下午则在家养病,但给小雨的助学款从没间断过。
  “我是一名残疾人,在我最困难时,很多好心人伸出了援手,帮助了我。我这样做,是想让贫困的孩子上得起学。”丛健说,虽然钱不多,但也是他的一份心意,是他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
  社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丛健是一个很知道感恩的人。虽然身有残疾,不能参加社区的一些体力活动,但每年街道办组织的残疾人运动会,他都会踊跃参加。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他一直有一种往前冲不服输的气势,值得大家学习。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