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贪欲私心蒙住双眼
2014年03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晋森

  “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图板展中,通报了发生在济宁的典型腐败案例,让人印象深刻。有些是因小额受贿而思想防线一点点被冲垮;有些是干部存在侥幸心理,或在即将退休时没坚守住最后的防线;还有些是基层的村干部为了个人利益将为百姓服务的责任抛在脑后……看着这些案例,令人感叹不已。
侥幸心理作祟,干部晚节不保
  图板展中,有多名局机关单位的局长、副局长,以及一些县市区的县级领导,在职期间存在侥幸心理或是受不了诱惑,最终走向了贪污、受贿的道路,更有两名领导干部在即将退休或退休后案发,不仅取消了退休待遇,开除了党籍、公职,更是被判了刑,正应了那句“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话。
  有一名来自于某县市区的原局长,任职期间采取收集虚假发票虚报支出的手段,将本单位公款10余万元报出帐外保管,本计划为单位购买车辆,后据为己有。纪检机关发现后,这名局长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并移送司法机关,最终判处有期徒刑7年。
  而一名原金融系统的工作人员,在单位采购、工程承揽及付款、职务晋升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在已有一套房改房的情况下,安排下属单位为其出资购买一套住房,侵吞国有资产近9万元。最终,这名公务员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判决有期徒刑11年。
  一名干部在任职期间,从入股的律师事务所分得红利36万余元,贪污公款10万元,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判处有期徒刑7年;还有一名县级领导,以其妻的名义在他引进的投资公司中挂名领取薪酬9万余元,被开除党籍、取消退休待遇、判处有期徒刑6年……从旁人羡慕的捧着“铁饭碗”的政府领导沦为阶下囚,可谓晚节不保。
贪图小惠丢官,最终锒铛入狱
  图板展中,一些人贪图小便宜,用发票冲抵借款,逐渐冲垮了思想防范的大堤;还有些人在建设工程投标、验收时收受一些小利,结果丢了党籍公职,又身陷囹圄。
  曾在某县区担任局长的赵某,采用虚开餐饮发票冲抵个人在本单位借款5.5万元据为己有,并在任职期间受贿5.6万元。不仅如此,他还不依法处理有关单位违反规定擅自提高药品价格等问题,造成有关个人和单位直接经济损失204万余元。赵某最终被开除党籍、取消公务员待遇、判处有期徒刑6年。
  曾在住建系统担任职务的一名工作人员,在收受了现金或购物卡折合人民币19.5万元后,在建设工程投标、验收、结算及本单位人员职务晋升过程中,为他人谋取利益,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为了不到20万元的昧心钱,不仅搭上了工作和声誉,还失去了人身自由,代价可谓巨大。
  还有一名原县级领导,因其同意无资质、无浮桥设备的赵某架设浮桥运营,致使公共利益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900余万元,最终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判处有期徒刑13年。
  为了蝇头小利而将自己的义务和职责抛诸脑后,严重损坏了社会和群众的利益,最终不仅丢了官还锒铛入狱,让不少参观的市民不禁一声长叹。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