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参与主办的腾讯书院文学奖将揭晓
草根写作不亚于经典文学
2014年03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由齐鲁晚报参与主办,首个由门户网站联手高校学者创立的纯文学奖项——“腾讯书院文学奖”即将于4月1日揭晓。该奖项通过广大网民与专业学者共同参与的方式,评选出2013年度小说家、散文家、诗人、批评家,以及年度致敬作家、年度新锐作家等。近日记者专访了腾讯书院文学奖的评委张柠和吴俊,两位著名文学评论家就当下中国文学的生存状况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刘雨涵         

80后作家在生产
可批量复制的商品

  齐鲁晚报:过去十多年里大家都觉得文学的好日子过去了,阅读危机被人频频提起,您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理解的?
  张柠:我觉得现在文学是一个正常的状态,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是高烧状态。市场经济还没有完全放开,普通人只能读文学、写文学、谈文学,而在今天年轻人可选择的太多了,不一定要去看文学作品。所以在整个20世纪,文学一直成为不同东西的工具,在今天它有可能成为市场的工具。但是所有的这些工具化的文学都不是文学自身,当文学无法被工具化、变成了“孤独的自我”的时候,才是回到了文学自身的位置上来了。
  齐鲁晚报:在80后这一批作家中,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够成长为真正的文学大家,您觉得主要原因是什么?
  张柠:80年以后出生的这批作家还没有带有80后一代明显的标识,当人们谈论到80后的时候往往就会想起郭敬明、韩寒这样一些人。但他们从出道的时候就没有打算变成一个独一无二的作家,而是要变成所有消费者都接受的作家,因此他们在创作上没有自己的风格。这对于市场的成功来说没有问题,因为商品是要求可以复制,要有批量的。但是文学创作是绝对个人化的、不可批量生产的、不可重复的。
中国的文学评奖
还是极少的

  齐鲁晚报:有人说中国现在的文学评奖太泛滥了,您作为专业的文学评论家是怎样认为的?
  吴俊:中国的文学评奖跟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极少的。在日本,文学评奖大概有四五百种,但是我们主要的还是三四种。从文化生产的角度来说,评奖越多,开设的专业越多,就说明这个领域在社会资源的占有率越多。所谓权威的奖项和专业,也是在众多分母的基础上才会比较出来。
  齐鲁晚报: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下文学不可避免的话题,您认为新媒体对于文学未来的发展会有哪些影响?
  吴俊:我认为新媒介的作用不只是一个文化的作用,而是一个文明的作用。当新媒体在我们的文化生活甚至是一般创作领域中成为一个主要工具时,就代表了我们在当下的历史阶段获得了一项最高水平的生产工具。你按照传统的标准来看,现在所有新媒体上的作品大多数都是垃圾。问题是,一百多年前,白话文在文言文看来就是垃圾,但几乎是一夜之间,白话文就产生了当代文学的经典作品,鲁迅成为了白话文最早的文学英雄。回顾文学在中国十几年的发展,你会发现新的、草根的写作绝不亚于我们传统的所谓经典文学的水平,他们的文学生命力和经典化程度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我觉得,网络兴起以后的文学写作是要改写整个文学史的。
  齐鲁晚报:最近麦家的《解密》在美国和英国同时上市,《纽约时报》也对他进行了专访,这对于中国作家来说是罕见的现象,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吴俊:我觉得中国文学、中国文化之所以在海外受到关注,还是跟整个中国的国家形象有关。某些作家在海外主流媒体上受到高度关注,这跟这些作家本身进入海外的渠道有很大关系。有的作家在海外是非常小众的,只是流传于研究中国文学的汉学家圈子,而有一部分作家却是直接进入了海外的商业渠道。我所说的这个商业渠道是一个褒义词,只有进入一个真正的商业渠道,才能保证文化传播的有效性,我觉得这种传播方式对于提升整个中国的形象也有积极的作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