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隅首”街名探源
2014年03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有此一说】
□耿仝
  山东很多地方都有与“隅首”相关的街名,如济南市“焦家隅首”、菏泽市“石碑隅首”、单县“刘隅首”、汶上县“隅首”、巨野县“小隅首”等等。“隅首”之义,一直令人迷惑,有解释为十字路口者,有解释为城之中心者,有解释为墙角转折处者,《济南市地名志》则解释为地处城之边隅。众说不一,牵强附会者居多。
  “隅首”一词源自元代,元范德机有诗:“天香晓报出宫城,已辨隅头合乐迎。”元熊梦祥记有:“胜因寺在四隅头”。至元七年(1070年)在全国推行“村社制”,农村为乡、都,城市为隅、坊,“隅”是“坊”之上的划分。坊间的街道就叫做“坊隅”,城之主路往往就是隅与隅的区界,故有“隅首”一称。  “隅首”在明代又称为“隅头”,类似于街名“里”,原指处于特定位置的地方,后来演化为街道名称。“隅首”的地理概念是自城门主路起,到城中十字路口为止,后来代指进城门的第一个大十字路口。城坊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隅,“隅首”就是“隅”的边界。城中心的十字路口,因为是四条“隅首”的相交处,故又有“四隅首”一词。清乾隆年间刊印的《揞黑豆集》就有“十字街、四隅头、东西南北”句。
  “隅首”地名,分布于山东中西部、河南东北部、安徽西北一带,是一种语言习惯。将“隅首”作为街名在河南可溯至明代,越往东出现得越晚,与本意相去越远,至济南、聊城就有些淡化了。说明“隅首”作为地名,作为方言词汇,是自河南东偏北向山东扩散开的。
  清末民初,济南有几条以“隅首”为名的街道,分别是柴家隅首、大梁隅首、小梁隅首、焦家隅首、南关隅首、四隅首。济南地区明代没有称“隅首”的习惯,都是到了清代才出现的。
  柴家隅首,在今天的东关大街中部。以前自圩城永靖门至内城齐川门一线为长盛街、东关大街,与南北向的文垣街、孟家巷相交处为“隅首”,后来这个路段演变为街名,又因有柴姓大户居住在附近,故名。
  大梁隅首、小梁隅首,在今天大明湖路东段。以前进府城齐川门,自东关大街西行,与南北向的历山街、按察司街相交的十字路口处称为大梁隅首。复西行,与南北向的二郎庙街、县东巷相交的十字路口处称为小梁隅首。因两个路段都有梁姓人居住,俗称梁隅首,又分两个路口,故在街名前分别冠以大、小加以区分。
  焦家隅首,在英贤街与花店街之间。以前自圩城永镇门东行,要进济南府城需走花店街,连接这条街的就称为小隅首,因为不是个规矩的“隅首”又非主城正门,所以冠以“小”,后有焦姓人在此居住,改为今名。
  南关隅首,在今天朝山街中部。以前进圩城岱安门沿主路北行,朝山街与正觉寺街、柴火市相交处十字路口为隅首,因在南关外,故名南关隅首。
  四隅首,在今天泉城路与县西巷的交会处。以前自济南府城历山门北行,南北向的县西巷、舜井街在府门前与东西向主路形成十字路口,因系贯城东西主路相交处,故名四隅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