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小餐馆里有“免费的午餐”
46岁的郑安涛开办“爱心斋坊”传递正能量,不以盈利为目的
2014年03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5日中午12点左右,不少顾客来“爱心斋坊”就餐。
  郑安涛给大家准备饭菜,还送到餐桌上。
  顾客在吃完饭后都会主动刷碗。
     最近一个月以来,滨州市区出现了一家特殊的小餐馆,不仅向所有人开放,还可以免费吃到热腾腾的午餐和晚餐,只不过全都是素食。这家餐馆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北门附近,名叫“爱心斋坊”,从头到尾只有老板郑安涛一人在忙碌。餐馆才开办一个多月就被不少市民熟知,也让更多爱心人士聚集在这里,把这份爱心持续传递下去。
  文/片 本报记者 王晓霜
         张牟幸子
  饭菜自助,也可现炒
全部素食,卫生健康

  25日上午10点多,大部分的餐馆还没有客人光顾,而郑安涛的“爱心斋坊”早已忙碌了起来,几名滨州医学院的学生围在郑安涛身边,分头整理收拾着中午的食材。“我经常来郑哥的餐馆,郑哥人很好,第一次来的客人他都不收钱。平时就他一个人在忙,我怕他忙不过来就来帮帮他。”今年大四的宋晓瑜说。
  不一会儿,郑安涛就炒好了菜,分别盛到南侧的一张长条桌子上的不锈钢饭盆里。还没到饭点,他已经炒好了土豆片、花生米、胡萝卜丝、凉拌海带等5个菜,旁边还有不少菜饼,米饭已经闷好,豆腐脑、豆浆、稀饭等也准备就绪,就等客人的到来。
  上午11点30分左右,一名女学生第一个走进这家素食餐馆。“想吃什么随便盛,如果有不喜欢的跟我说,我再炒别的菜。”郑安涛满面笑容地从厨房出来招呼道。其实,郑安涛的“爱心斋坊”餐馆不大,就是一套普通的3室居民住宅,除了一间屋子被当做正常卧室之外,其他的两家屋子都摆上了餐桌,客人们就在这里吃饭。虽然地方简陋了点,但餐馆的摆设很简单,7张桌子一尘不染,很是温馨。厨房也是开放式的,郑安涛是如何炒菜、做饭的,在这里看得一清二楚,绝对不担心卫生问题。“我来这里吃饭好几次了,不是冲着免费来的,而是因为郑哥人很好,还有就是多吃点素食好,健康又环保。”一位女学生说。
  郑安涛告诉记者,在餐馆经营伊始,就打出爱心牌,承诺任何人在这里吃饭都可以免费。“开始的时候我确实是不想收钱的,但让我没想到的是,来吃饭的几乎没有白吃的,都或多或少的留下了钱。”郑安涛说,一味的免费反而让大家“不敢”来了,于是他改变了策略,“后来我制定了收费标准,自助炒菜均价5元,觉得自己吃得少的给3元,吃得多的给7元,不想给的当然可以不给。但是第一次来的都免费。”有了这个看似随意的标准,大家来吃饭的积极性更高了,真正“白吃”的基本没有。
坚持光盘,自己洗碗
养成习惯,杜绝浪费

  中午12点左右,“爱心斋坊”的客人渐渐多了起来,大多是大学生、医生、老人和孩子等。他们都自觉地自己盛饭、夹菜、舀汤,安静而有序地在餐厅落座。不一会的功夫,7张桌子上就坐满了人。记者注意到,大家在盛菜的时候都是各取所需,能吃多少就盛多少,不够了再来盛,没有任何浪费。而餐馆的垃圾桶里除了一些菜汤之外,也没有剩菜剩饭,就连桌子上的一卷餐巾纸用得也是非常仔细,一个中午过去,基本没有减少。“食材都是现成的,顾客需要我随时可以炒,就是为了不浪费。”郑安涛说。
  12点30分左右,就餐者大部分已吃完饭端着空碗往院子里走去,记者发现,这么多人用过餐的桌子上竟没有一点饭粒和菜渣,依然干净整洁。大家吃完饭后来到院子里,撸起袖子就开始自己洗碗。每张桌子上都贴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珍惜一粒米!一滴水!”后面还有“吃完饭自觉把碗放进洗碗盆,自愿洗碗不勉强,以工作学习为主,以身体健康为重。”郑安涛说,不是因为自己一个人忙不过来而让大家洗碗,而是想让大家养成吃饭节约、饭后洗碗的好习惯,“当然在大家都走了之后我会再把碗重新洗一遍再消毒。昨天有个家长带着一个孩子来这吃饭,就是为了锻炼他洗碗,养成好习惯。”
只为诚信,一心向善
家人支持,传递爱心

  “爱心斋坊”老板郑安涛,今年46岁。十多年前从天津来到滨州,开始了他的滨州生活。十多年的时间里,他做过房地产、铝合金等生意,积累了一些资金,因此他非常感谢滨州,认为这个城市给了他们创业的宽松环境和经营灵感,然而最让他感动的还是朋友的帮助。
  “当时做生意的时候需要一些帮忙,有一个不是很熟的朋友非常慷慨地借给我钱,也不问我什么时候还。他对我的这种信任让我很感动,也正是因为他,我才开始想如何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传递下去,这才开了这家餐馆。”于是,郑安涛从2013年年底开始着手操作,把地点选在了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北门附近,一个月前正式营业。“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家人的支持,如果没有我对象做我坚强的后盾,我是无论如何也开不起这个店来的。”
  开业一个月以来,小餐馆平均每天都要接待50个人左右,加上器材、食材、房租等费用,郑安涛开业之初每天都要赔上几百元,“现在情况好点了,每天能有不到100块钱的亏损了。”郑安涛说,自己开的是爱心餐馆,目的很单纯,就是推广素食,聚集善意和爱心,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当然,不以盈利为目的也不是一分钱不赚,只要能保证餐馆正常维持,多出来的钱我会都捐给教育事业,一分不留。”
  经常来这里吃饭、义务帮忙的宋晓瑜说,因为郑安涛的行动感动了她,她才会主动留下来当义工,“在大学里学习的是知识,在郑哥这里学习的是做人的道理。以前看多了社会上的人情冷漠,在郑哥这里看到了社会的温暖,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人来这里吃饭的原因”。
  虽然“爱心斋坊”开业仅仅一个月,但这里已经成为一个汇集爱心的平台,人的善意和爱心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并一步步传递下去。“我想着未来能有一天,爱心斋坊可以开成连锁店,把爱心、正能量一直传递下去。”郑安涛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